巡診小分隊的軍醫現場進行心理健康宣教。
3月初,藏西高原依舊冰封雪裹、寒風刺骨。棉帽、防寒靴以及新配發的輕型防寒棉大衣,是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野戰醫療所隊員們的標配。
“今天是個大晴天!”3月1日上午,隊員曹麗開心地說,當天她要去某邊防團開展心理巡診,團體心理訓練和心理諮詢是她的強項。
去年6月上高原駐訓以來,曹麗和戰友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西高原邊防一線,組成一支支流動的巡診小分隊,上高山、下哨所,紅白配色的紅十字袖標,在荒涼的山脊線上顯得格外的亮眼。
西寧聯勤保障中心常年擔負西北邊陲的各類高原保障任務,所屬的第九四〇醫院是一支專業衛勤保障力量。自去年6月底以來,野戰醫療所共派出18批次巡診小分隊,足跡遍佈藏西高原各個邊防部隊駐訓點,醫療巡診192次,累計徒步海拔5000米以上高地行程2500多公里。
隊員李俊曾8次帶隊翻越喀喇崑崙山和岡底斯山支脈,深入偏遠邊防部隊駐訓點,最高到達過海拔5976米的高地,他也是野戰醫療所帶隊次數最多的巡診小分隊隊長。
2020年10月初,李俊第一次帶隊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巡診。早上7點多出發,車行兩個小時後,他們10人小分隊來到山腳下,還要徒步再翻越3座高山,才能到達目的地。
每個人都輕裝簡行,僅帶了巡診藥品、水和乾糧,翻越兩座海拔5200多米的高山後,大部分隊員都已疲憊不堪,3名女隊員中白雲和馮麗開始出現高原反應。
在半山腰上,兩人的高原反應愈發嚴重,只能原地休息,女隊員袁迎娜咬牙堅持,和隊員們相互攙扶,小分隊終於順利登頂。
“我是爬過海拔5976米高山的女漢子!”袁迎娜喘著粗氣驕傲地對大家說。
但在袁迎娜心裡,那些戍邊的官兵才是最最可愛的人,最讓她自豪的事情莫過於竭盡所能服務為國戍邊的英雄官兵們。“我雖然是一名文職人員,但也是軍隊的一員,戍邊英雄為祖國,我為英雄保健康!”她說。
在李俊心裡,每名隊員都是好樣的,有一次他們整整徒步爬山10個小時,才完成巡診任務,沒有一名隊員叫苦叫累。女隊員丁磊克服高原反應,獨立翻過海拔5260米的“絕望坡”,隊員陳亮為了給生病的邊防官兵送藥,專程兩次往返某高地。
“醫生!救救他!”去年7月20日深夜,巡診了一天的隊員回到某哨所休整,睡夢中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原來是一名20歲的小戰士,在某邊防團駐訓點執勤時突然喪失意識,處於休克狀態,結合前期病人出現過嘔吐頭疼的情況,李俊和隊員們迅速判斷他應該是嚴重高原反應引起的腦水腫,但巡診小分隊一般輕裝上陣,攜帶的都是常用藥品,高原環境下病情複雜多變,需要配合裝置檢查,才能最終確診。
病情一刻都不能耽誤,李俊一邊對病人給予吸氧和藥物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一邊隨救護車把病人送到140多公里外的野戰醫療所駐訓點,為病人贏得寶貴的救治時機。小戰士經過對症治療,很快痊癒。
每次執行巡診任務,隊員們都被邊防戰士感動著。看到巡診小分隊,官兵們總是搶著幫他們背藥箱和背囊,在他們經常休整的哨所,總有人偷偷送來水果和自己“珍藏”的零食,官兵們病癒後還常常發來感謝影片。
“在離家最遠、最高的地方,有你們關心惦記著我們,謝謝!”“看到你們的紅十字袖標,我們就安心!”巡診隊員們聽到了太多類似的感謝。
“最辛苦的是我們的戍邊英雄們!”每次看到邊防官兵黝黑的臉龐、皴裂的雙手,大家都心疼不已,自己心慌氣短、脫髮、失眠等高原反應症狀都不算什麼了。
“希望你們常來!”牛年春節後的第一次巡診,曹麗和屈曉東一起來到某邊防團,官兵們熱情地拉歌歡迎他們,用熱烈掌聲感謝他們。
“你們在,陣地在,我們在,你們在!”屈曉東在心理健康宣教的末尾,以這樣的感受結束自己的授課,也深刻詮釋了作為一名衛勤保障精兵的使命責任。
“高原邊防部隊的駐訓地在哪裡,優質醫療資源就延伸到哪裡,我們的巡診小分隊就要走到哪裡!”這是醫療所上下的一致目標。
“要在軟體、硬體上同時下功夫。”野戰醫療所配備的專業醫務人員中,中高階職稱的專家骨幹人才佔90%以上,積累了治療腦水腫、肺水腫等高原病的豐富經驗,形成高原病救治的標準治療體系。此外,還配備有手術車、放射車、藥車、製氧車等醫療裝置,配備有足量的高原病防治藥材。
在巡診小分隊人員的配備上,醫療所也是下足了功夫,主動對接一線部隊瞭解需求,挑選專業能力強、心理素質過硬、體能好的隊員,涉及骨科、消化、呼吸、護理等專業,選拔具備心理專業資質的醫護人員組成心理服務小分隊,保證滿足集中、小散遠駐訓點的不同就醫需求。
“謝謝,我們會常來的!”如今,曹麗的團體心理訓練和心理疏導諮詢成了駐訓地的“網紅”巡診專案,她們的目標是新年度把野戰醫療所所屬體系保障部隊“過一遍”。
曹麗說:“我們用專業知識幫助服務戍邊官兵的同時,也被他們的故事激勵、教育著,我們要更好地提升自身衛勤保障能力,為一線邊防官兵提供更專業優質的醫療資源。”
郭曉寧文並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