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沙漠就是一望無際的沙丘,全年乾燥無雨缺少生機。但如果我告訴你,在世界最大的沙漠,剛剛下了一場雪,你能想象嗎?
就在最近,受冷空氣影響,被人們稱為“沙漠之門”的阿爾及利亞小鎮艾因塞夫拉出現了降雪。
艾因塞夫拉小鎮地處阿爾及利亞西北部,海拔大約1000米左右,雖然並非撒哈拉沙漠的腹地,而是通往沙漠地區的門戶,但降雪對於當地仍然是非常罕見的。算上這場雪,在過去近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裡,這個小鎮只下過四場雪,其中有三場都是在最近五年間,氣候變化對當地的影響可見一斑。
對於這裡來說,其實並不缺少形成降雪的氣溫條件。由於位於北半球,再加上海拔比較高,當地一月的平均最低氣溫接近零度,目前正值一年最冷的時間段,如果有水汽條件,下雪還是不難的。
問題就在於,小鎮北側就是阿特拉斯山,阻擋了來自大西洋以及地中海的水汽,本來降水的機會就少,更不要提降雪了。
而這次之所以有水汽翻山帶來降雪,讓廣闊的沙丘都染上白色,和強盛的冷空氣南下跨過地中海有明顯關係。冷空氣的源頭,則是這個冬天也同樣遭遇了不尋常天氣的歐洲大陸。
在1月上旬我國出現寒潮時,歐洲的天氣也不平靜,西班牙的降雪被美國宇航局分析後認為是五十年來最強降雪,首都馬德里的積雪深度超過了20釐米。
到了中旬,歐洲東部進入極度深寒的狀態,俄羅斯、烏克蘭多地最高氣溫持續在-10℃以下。冷空氣在席捲歐洲後,繼續南下,穿過地中海時帶上了水汽,讓艾因塞夫拉小鎮出現了罕見降雪,同時也讓1月18日前後撒哈拉沙漠局地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
在1月上旬我國寒潮發生時,丁一匯院士就對全球變暖但部分地區極端嚴寒進行了解讀。他認為,正是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北極的變暖速度更快,讓“拴”住極地冷空氣的西風帶之牆
變得不再牢固,冷空氣有了南下的渠道,這就讓中緯度地區在冬季更容易遭遇冷空氣的侵襲。
冬季的降雪可能並不是氣候變化給北非沙漠帶來的全部影響,英國作家馬克?萊納斯在他所編寫的《六度的變化:一個愈來愈熱的星球的未來》中假設,如果全球的平均氣溫上升1℃,美國中部的平原糧倉,可能變成寸草不生的大漠;而非洲的大漠反而會重新變得溼潤起來,重現大象、水牛和野羊在草原上巡遊的景象。
屆時,你再想看到撒哈拉沙漠降雪的盛況,怕是不會再有了!
筆者:蘇景若,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