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載回八百年|考古中國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南宋,泉州。一艘滿載精美瓷器、紙張、鐵器、漆器、金銀、麝香等貨物的商船,從泉州港起航出發了。它的目標是經印尼、印度乃至阿拉伯地區,再運回香料、藥材、犀角、珠玉等。海洋充滿了危險,當駛到廣東臺山、陽江海域,風浪襲來,船沉沒了。

這艘載滿了很多人希望和精美瓷器的沉船,在海底靜靜沉寂著。

800多年時光,早已將能想象得到的人的呼喊、眼淚淹沒得無聲無息,卻沒有把這艘沉船完全吞噬。海洋反而像營造了一個無氧世界,收容著這艘船和它所承載的貨物。

1987年,這艘沉沒海底的南宋商船被勘探發現。經過中國水下考古人的多年攻堅克難,這艘沉船於2007年被創造性地使用“一次性放置沉箱”技術被整體打撈出水,並被運送移置到岸上(專門修建“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進行考古發掘,震動國內外。這艘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儲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被命名為“南海1號”。

一船載回八百年|考古中國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央視畫面截圖)

沉船所載文物能反映我國宋代生產技術水平,生活細節、文化藝術與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為研究造船史、陶瓷史、航海技術、宋代手工業水平等提供了極好的素材。而且它位於“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歷史、航海史、中西交流史等都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一船載回八百年|考古中國

“南海1號”出土文物(崔勇提供)

宋元時期,從中國通往西亞阿拉伯地區的航線,是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航線之一。商船載著瓷器等貨物,從泉州、廣州等港口出發,經交洋與上下竺(今越南東海岸、暹羅灣與奧爾導一帶海域),再經今天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部與馬六甲海峽,到達阿拉伯半島以東的波斯灣和以西的紅海沿岸國家,比如大食。2021年7月,在福州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專案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此也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泉州在宋元時期是一個極其繁榮的國際大港。始發於泉州港的沉船“南海1號” 就是其中一個有力的例證。

塵封海底的18萬件(套)瓷器

揭示宋代南海貿易繁盛景況

“南海1號”是宋元時期典型的大商船,完整長度約30~35米,裝了三四百噸的貨物。考古發掘清理出的文物以瓷器為大宗(瓷器18萬件(套),另外還有幾萬枚銅錢,以及金銀、漆器、硃砂和絲綢等)。這些瓷器包括江西景德鎮青白瓷器,浙江龍泉青釉和青黃釉瓷器,福建德化青白瓷器、閩清義窯青白瓷器、磁灶窯黑釉和綠釉瓷器等。從出水瓷器的數量、種類來看,福建窯口的產品量最大,龍泉窯、景德鎮窯的東西也不在少數,揭示了宋代南海貿易的繁盛景況。

一船載回八百年|考古中國

南海1號出水瓷器(崔勇提供)

在由三聯書店出版的《了不起的文明現場——跟著一線考古隊長穿越歷史》一書中,收入了長年負責一線勘探的考古領隊所撰寫的中國十個重大考古發現的發掘經歷、前沿進展以及相關考古背後的故事。 其中包括劉斌講良渚,許宏講二里頭,唐際根講殷墟,高大倫講三星堆等。在其中名為《南海1號:一艘價值連城的沉船,一段塵封海底的歷史》文章中,全程參與“南海1號”打撈工作和考古研究的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崔勇詳細介紹了這艘沉船的方方面面。

一船載回八百年|考古中國

崔勇(本人供圖)

在介紹“南海1號”出水瓷器時,崔勇談到,“瓷器的普遍流行,不僅改變了中國的“社會面貌”,而且對國外的社會生活也有較大影響。精美、實用、價廉的宋瓷,適應了海外地區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了他們的飲食習慣,提高了生活水平。許多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瓷器輸入之前,飲食多用陶器、竹木器、金屬器皿,甚至有的國家還普遍採用植物的葉子盛食物。自從我國的瓷器進入這些國家以後,為他們提供了精美和實用的器皿,那種原始的生活方式才得以慢慢改變。宋瓷順應他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價格又不貴,是他們買得起的日用品。而這些中國瓷器,器表釉料潤澤,胎質堅硬細密,不容易滋生細菌且易於擦洗,還不會與食物發生任何的化學反應。作為食器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船載回八百年|考古中國

南海1號出水文物(崔勇提供)

除了瓷器, “南海1號”還出水了大量的金銀器:金飾品達到181件(套),總重量超過2449克。主要器形包括腰帶、項鍊、戒指、手鐲、耳環等。

崔勇還在文中寫道,考古人員發現,這些金銀器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加工得很好,但很多都像是半成品。比如戒指的戒面留了一個鑲寶石的位置,大的有1平方釐米,扣寶石的扣都留在那裡,但是上面沒有寶石。而且這樣的飾品不是個例,很多首飾鑲寶石的位置都空著。唐代時,中國的金器加工已相當成熟,拉絲、焊珠等工藝都特別精緻。但中國不產寶石,中國出現的大量寶石都產自斯里蘭卡。宋代的航線,很多就是先去那裡進行“加工”,然後再到阿拉伯地區。“南海1號”的航線也被認為正是走這樣的路線。這樣的資訊,無疑可以幫助我們對當年浩浩蕩蕩的海上絲綢之路,有了更精細的認知。

宋代雖然內憂外患,不像唐帝國那樣發達,但積累了很多財富,是中國海上貿易最強盛的時期。航海和造船技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南針開始大量裝備到遠洋船舶,極大提高了遠洋航行的技術保證水平。

“南海1號”遇到了什麼,為什麼沉沒?崔勇和他的同事發現了一個有助於解釋它沉沒的可能原因:一般貨船會採用“上輕下重的不倒翁”方式防止傾覆。但南海1號卻反其道而行之。它採用“上重下輕”的堆貨方式:鐵器放在上面,讓搖擺週期變緩、搖擺幅度變小,以更好保障精美而脆弱的瓷器的完整率。但是這樣一來,翻船的風險變大。這或許是其傾覆在大海中的危險之源。

塵封海底的18萬件(套)瓷器

揭示宋代南海貿易繁盛景況

1987年,發現“南海1號”以後,如何打撈並開展考古工作,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還沒有水下考古專業人員。當務之急是馬上組建一支自己的水下考古隊伍。當時馬上面臨一個問題:到底是讓潛水員學考古,還是讓考古人員去學潛水?後來算了一筆賬。潛水員學考古要花4年時間,考古人員去學潛水只要花半年時間。中國有這麼多年輕的考古人員,找幾個去學潛水並不難。

就這樣,中國終於有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隊員。當時年輕力壯的崔勇,通過了嚴格的體檢,成為隊員之一。如今30多年過去了,崔勇也臨近退休之年。作為中國第一批水下考古隊員,崔勇很慶幸自己在職業生涯一開始就遇見了“南海1號”,並與這艘傳奇沉船打了30多年的交道。

自從2007年將這艘傳奇商船打撈出水後,經過十多年的細緻發掘考察,目前相關考古工作已近尾聲,“ 目前看來,考古發掘工作會在今年內結束,但是保護工作還會持續很多年,”崔勇說,“南海1號”是一個文物寶藏,“有太多的子課題可以做。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消化古人以如此悲壯的方式遺留下來的史料,才覺得對得起這條船為我們留下來的資訊。”

800多年前,一群人,上了一艘船,做了精心的準備,滿載著精美的貨物,滿懷著對未來的希望,駛向前方,也駛向未知。

800多年後,我們關注這艘在航行中沉沒的南宋商船遺址,除了關注其考古價值,其承載的人的勇氣和智慧的故事,也不應該被遺忘。

近些年來,一些歷史學者已經根據最新考古材料發現,北方絲綢之路的開通約在戰國時期就已經開通,用以交易的絲綢主要是蜀錦。也就是說,成都可以稱為是絲綢之路的源頭所在。公元前2世紀以來,從四川成都經雲南至緬甸、印度並進一步通往中亞、西亞和歐洲地中海地區的“蜀身毒道”,則打通了“南方絲綢之路”的西線。漢代以後,尤其是宋代之後,水路航運開始發達,“海上絲綢之路”興起。 從遙遠的春秋戰國到南宋時期,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路線,但其中體現出的中國社會發展的活力和不斷尋求對外交流的心胸,卻是一脈相承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42 字。

轉載請註明: 一船載回八百年|考古中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