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閒暇時,他喜歡站在工作室的櫥窗旁,望著窗外絡繹不絕的遊客,輕呷一口清茶,思索文創園的未來——外地遊客來到重慶後不單單隻帶走一包火鍋底料,而是將九龍門、洪崖洞、“兩江四岸”拿在手上、背在肩上、穿在身上、放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把藝術品變為生活品。
劉奕然,2013年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從打工,到創業,一直沒“漂”出過黃桷坪。
▲劉奕然
如今,他和一群同樣“漂”在黃桷坪的藝術從業者夥伴,將一處偏僻的廢棄廠房搖身一變,打造成了有設計感的文化創意園和網紅打卡地。
▲遊客在大車隊工藝·創意豪斯。
承包破廠房
打造文創園,腐朽化神奇
郵電路“大車隊工藝·創意豪斯”,是劉奕然和夥伴們的創業基地。前身為重慶發電廠運輸總公司,是當時拉煤貨車維修、停放的場所,隨著發電廠的關停,荒廢多年。
▲大車隊工藝·創意豪斯。
3年前,他在九龍坡區政府的幫助下,來到這裡為自己的陶藝作坊選址。“進來一看,有一塊大空地,但地面下沉,還有不少積水,像個堰塘。四周並排的獨立車庫,除了主體結構未被破壞,其餘十分破舊。”
雖然“十分破舊”,但劉奕然一眼就相中了這裡。他覺得,這裡的建築見證了我國“一五”期間的重點工程之一——重慶發電廠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的歷史,有著濃濃的工業風,如果透過藝術的手段,就能“化腐朽為神奇”,讓人們觸控時代記憶。
廢棄廠房佔地6000多平方米,對劉奕然來說,有點兒大。於是,他拉來了“黃漂”夥伴,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決定將這處工業遺址“承包”下來,好好打造一個藝術園區。
當他們把“承包”方案遞交給九龍半島開發有限公司,立即得到了該公司的支援:無償提供場地,並出資進行地面平整,房屋破損修葺。
隨後,劉奕然和夥伴們開始各自裝點自己的工作室,開門迎客。
政府伸援手
作品接地氣抱團聚人氣
不過很快,一群創業的“愣頭青”就遇到了問題——設計生產的藝術品無人問津。
“當時我們各自為陣,只知道埋頭苦幹,抬頭才發現,我們太學院派了,作品不接地氣,不迎合大眾喜愛。”劉奕然與大家聚在一起頭腦風暴,決定從過去各自發展的狀態變成抱團發展。
九龍半島開發有限公司也伸出援手:注資持股30%,成立了宜創(重慶)文化藝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取名“宜創”,寓意能夠創作出適宜進入千家萬戶的文化IP。
很快,公司從引進手工藝品、雕塑、蠟像、皮藝、手工雪茄製作等藝術衍生“業態”,一起抱團,到“實體銷售+網路直播”兩條路宣傳推廣,大家看到了市場,接到了訂單,生意越來越好,人氣越來越旺。
文創園火了
緣起一盞燈,一個人“做伴”
“大車隊工藝·創意豪斯”,為什麼會火?甚至不少遊客下了飛機,就提著行李箱來打卡?
因為這裡有一個身穿套頭短袖,雙手插兜,目光篤定前行的“男孩”,一旁潔白的牆壁上書“你總對我說黑夜有我,我們一起相信世界,永遠有光亮……”
這個“男孩”其實是個雕塑,受到大家追捧,是因它像電影《少年的你》中的小北,而該片也恰巧在“大車隊”外的小路上取過景。
▲劉奕然向遊客介紹雕塑創意。
為什麼要立這樣一座雕塑?劉奕然和夥伴們的初衷並不是“蹭熱點”,而是為了黃桷坪的人。
原來,當時的郵電路沒有路燈,為了方便晚上行人透過,“大車隊”就通宵亮燈照明,並在人行道上立下了這個雕塑,目的只是為了給大家“壯膽”、給路人“做個伴”。
“電影中小北是陳唸的光,我們希望這個雕塑也能成為更多過路人的光。”劉奕然說,本是“無心插柳”的一個小舉動,卻成了網紅打卡的一個大要素。“也許這就是黃桷坪這片土地饋贈給我們的禮物,希望我們修養本心,用藝術去豐富更多人的精神世界。”
漂在黃桷坪
同造一個夢,藝術生活化
為什麼“漂”在黃桷坪?劉奕然說,除了創業的氛圍,還有這裡世代流傳下來的濃郁的人間煙火味。人們既可欣賞陽春白雪的《父親》《收租院》《為什麼》,亦可扎進嘈雜的交通茶館,鑽進路邊的梯坎豆花,品味下里巴人的市井生活。
“這片土地的文化藝術底蘊,給我們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劉奕然和夥伴們對文創園的未來發展已經有了新方向和目標:打造出具有重慶特色的文創IP,讓外地遊客來到重慶後不單單隻帶走一包火鍋底料,而是將九龍門、洪崖洞、“兩江四岸”拿在手上、背在肩上、穿在身上、放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把藝術品變為生活品。
記者 肖雨 攝影 王茂松
原標題:太牛了,他們居然把破廠房變成網紅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