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聰明的一休真有其人晚年甚是瘋狂,一些行為抹殺童年美好記憶

由 華愛利 釋出於 休閒


相信很多人小的時候都看過《聰明的一休》這部動畫片,片子充滿哲理和教育意味,深受許多人喜愛。其中那個聰明伶俐,古靈精怪,思考時喜歡用手指在腦袋兩旁畫圓圈的小和尚一休哥,也是很多人童年時喜歡的動畫形象。

實際上,一休哥在日本歷史上有一個真實原型,那就是日本室町時代的奇僧一休宗純。如果有了解過這位禪師的人生經歷,那麼不難看出動畫片中,是有一些他人生經歷的影子的。動畫片裡的一休哥是一個面容清秀,至善至美的形象,但歷史上的一休宗純,晚年做出了不少瘋狂的行徑。

僧界才子

一休宗純禪師出生於1394年的日本京都,原名是千菊丸,一休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在修行時悟得“人生只不過是從煩惱世界復歸於極樂世界的一段休憩”這樣的哲理,師傅所賜。

他不僅是高僧,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畫家,值得一提的是,一休平生素愛中華文化,所作的詩詞都是用漢字書寫,這也是他的特別之處。


一休實際上出生顯赫,父親是後小松天皇,母親出自南朝藤原氏,名叫藤原照子。照子很受天皇寵愛,但她是藤原家派到天皇身邊的臥底,每日都懷著仇恨,想著如何刺殺天皇。這樣的動機被天皇察覺後,藤原照子便逃出皇宮,藏在嵯峨野,那個時候她已懷有身孕。

次年元旦,照子生下一休宗純。他既是皇室貴胄,也是罪人之子。為了防止一休長大成為禍害,當時權傾朝野的將軍將他送到安國寺出家。他從未受過皇子的待遇,也從未以皇子自居。

一休自小很少見到母親,也並不清楚自己的身世。他從小聰慧過人,六歲時成為寺中長老的侍童,在長老身邊學習禪道,常常是一點就通。十二歲時,他開始學習維摩經以及詩法。

十五歲時,一休正式成為僧人,少年的他,已有渡人之心,想要幫助窮人和沒有學問的人。也就是這一年,他吟出了“吟行客袖幾時情,開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風寐耶寤,一場春夢不分明”這樣一首動人的詩,一舉成名,世人皆知一休宗純是個不可多得的大才子。


十六歲時,一休進入京都建仁寺。這是座名望很高的寺廟,許多人來此地祈福祝願,寺裡香火興盛。但在一休眼裡,寺廟中僧人一味追求名利,對高門面帶諂媚之色,而忘了真正的修行,這樣的風氣讓一休十分厭惡,他只專心鑽研佛道,學習漢詩,無心攀附權貴。

他喜歡陶淵明詩中那種恬淡風雅的感覺,自己寫的詩也處處體現了他純潔的信仰,詩中所提景象,讀來皆讓人覺得似清風拂面。詩與禪道相結合,更是訴盡世間真理。

幾年後,一休離開建仁寺,慕明前往山林深處,尋找名僧華叟。他經過重重考驗,進入了華叟門下,以清苦的生活來歷練自己的內心,感悟禪道。

那段時日,他在湖中搭船靜坐,在夕陽下研習佛法,漸漸悟出了修禪最終的目的——迴歸真實的自己。後來,華叟病故,一休的大師兄開始大興土木,建造豪華的禪堂,並自稱是師父衣缽的繼承人。

這使得一休很不滿,他認為師兄這是違背了僧人的本真。也是從這個時候起,一休漸漸脫離了師兄弟的群體。三十四歲時,這位僧界的大才子開始在世間雲遊四海,開始了他的自由生涯。


晚年瘋狂

一休宗純禪師,在中晚年時卻趨於瘋狂,種種行為讓人吃驚。他早年潛心修行,到了晚年時卻沉迷於喝酒、吃肉,還常常出入青樓場所,這與一個得道禪宗的形象不甚匹配。

當時,日本禪宗其實沒有規定不能近女色,但有規定不得飲酒吃肉。一休除了詩和禪之外,酒、肉、女人樣樣都沾,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別號“夢閨”,以表示自己的樂趣所在。旁人議論起,他一概不為所動,並且常常在大庭廣眾口出狂言,讓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和尚真是瘋了。

在四十多歲時,一休有一次還公然把一個名妓帶到自己在寺廟的房中,談笑到天亮,其他僧人皆詫異不已,不斷責問一休,一休只是淡淡地說:“名妓談情,高僧說禪,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平日裡,他坦言自己淫詩,淫酒,也淫色。這些表現,在許多人看來實在是抹殺了童年對於動畫片的美好回憶。


一休晚年時交往的女人無數,而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一個盲女之間的情緣。相傳一休在七十八歲時遇見了盲女森,對森一見鍾情,與之有一段轟轟烈烈的忘年戀。

作為一個詩人,他還為森創作了不少豔情詩,大膽露骨,就連世俗詩人都不敢那樣寫。但他的“瘋狂”,並不是真正的瘋狂,是出於一種率真,出於一種對世俗不良風氣的不滿與批判,他不過是把這種不滿表現得淋漓盡致,闡釋了純真的真諦。

曾有一個欠下許多債務的人來求他幫忙,他硬要那人把年少的女兒嫁給他他才肯幫忙,那人無奈,只好答應了他的要求。他便舉辦一個盛大的婚禮,收了許多隨禮的份子錢,事後將這些錢全部送給那人,好讓他還債。

晚年時,他目睹將軍毫不理睬民間疾苦,大興土木,與妻妾歡飲達旦,寫了許多詩來暗諷、斥責將軍;他見眾僧攀附權貴,只看重名利而不看那些百姓的疾苦,當眾指責。這些,不都是他的率真所在。

八十一歲的一休,接到天皇的命令,要他擔任大德寺的主持,重建被戰火摧毀的寺廟。一休本已無心接管之類的事,但還是殫精竭慮地指揮修繕大德寺的諸多事宜,最終積勞成疾,八十八歲時圓寂於庵中,他既成佛,有成魔的一生,就此終結。

抹殺童年記憶?

用“不瘋魔不成活”這句話來形容一休宗純很是合適,他本人也說過,入佛界易,進魔界難。佛與魔,似乎本來就只相隔一線,入佛界是清規戒律,入魔界是萬千苦難,由佛入魔,由魔入佛,從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參悟。

日本著名作家川瑞康成說,一休的種種做法,實際上是對當時日本的一種精神反抗。的確,一休的精神已躍然於世俗上空,以一種大愛且灑脫的態度,對這世間罪惡冷嘲熱諷,對這人間疾苦滿懷同情。

一休是日本最容易受到人詬病的一位僧人,很多人也表示,瞭解了這位僧人的經歷之後,簡直抹殺了童年對於動畫片《聰明的一休》的美好回憶,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今回想片子的結局,一休選擇離開寺廟外出遊歷,做一個苦行僧,臨行前鄭重地跟所有人道別。當時覺得結局悲傷,但現在覺得,離開對於一休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的一休大師在精神上是嚮往自由的,到頭來還是逃脫不了終點的結局。

既然人生的開頭和結局都決定不了,那麼何不自己決定中間的道路。在寺廟裡,對於一休而言就像關在籠中,過一種苦行僧的生活,不免瀟灑許多。動畫片的結局,正是對一休宗純的一種精神對映。


一休的瘋狂,也許是他對這個世界看得太透徹了。無論如何,他那超凡的個人魅力,永遠都留在人們的記憶裡,《聰明的一休》,不過是一種深切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