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修建的初衷除了發電,還有一項功能,那就是防洪,當時大部分的專家說,三峽大壩可以抗擊百年不遇的洪水。
可是眾所周知,長江流域多個地區都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於是網上質疑的聲音不絕於耳:三峽大壩為什麼沒有起到防洪作用,為什麼沒有提前把水庫裡面的水“騰空”,那樣的話下不是平安無事了?
把水放空後果嚴重
事實上,每年庫區在夏天雨季到來之前,三峽都會積極排放水庫中的水,將庫容降到很低的位置了。但是水庫“騰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世界上所有的水庫都不敢那樣操作。
水庫裡是水,可以抵禦來自上游的水對壩體的衝擊,如果放空,堤壩就難以承受,甚至就會出現潰壩的危險,那樣的後果比洪水嚴重的多。
三峽水庫的容量是非常大的,庫區的山體在平時承受著巨大的重壓,這些重壓平時都被庫區的水給分擔了,如果說全部騰空,會引發嚴重的地質災害,甚至有極大可能誘發地震。
再說,三峽大壩的功能不僅僅是蓄洪,還有發電和航運功能,如果放空水庫裡的水,發電停止,船隻也無法透過。那樣造成的損失,要高過洪澇災害,是難以承受的。
為了保證發電和航運功能,三峽大壩的蓄水位要保持在175米以上,這是一條紅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逾越。
水庫的水無法排空
我們知道澡堂的水是可以排空的,我們只需要開啟澡堂的排水開關,關閉防水開關就可以了。
但是水庫不是澡堂,下游的排水閘門我們可以開啟,但是長江上游的水不會配合我們,還要源源不斷、奔騰而下,假設上游有閘門,而且可以關閉(事實上上游沒有設計閘門,因為根本沒用),上游的水破壞力就會更大。
所以說,三峽的水根本就無法排空,沒有可操作性。
最關鍵的是,今年長江中下游的洪水跟上游關係不大
由於東南亞熱帶季風的強勁,全球氣候變暖,太陽活動反常引發太陽黑子週期性的變化,還有厄爾尼諾現象,造成極端性天氣多發,給南方造成了降水量偏大,長江流域的總降水量比往年的最低降水量,增加了將近一倍,達到上千毫米,總共有430多條河流水量超過警戒水位。
所以說今年長江下游的洪水跟上游的水量不能說毫無關係,但關係不大,即使上游沒有洪峰,下游的洪澇照樣發生。
三峽大壩是不是對洪水無能為力?
公允地說,三峽大壩在今年的防洪中,還是起到了積極作用的。
在長江全流域降水量超多的情況下,三峽大壩攔截了一部分來自上游的洪水,減緩了洪水的勢頭,降低了洪水破壞力,跟下游抗洪贏得了時間,讓長江下游地區免受更大的破壞。
據有關部門介紹,今年三峽大壩的1號洪水的入庫量最大,其洪峰高峰時達到了5.3萬立方米/秒,但是由於大壩的存在,洪水被攔截了將近三分之一,洪水出庫水量只有3.5萬立方米每秒。
而且長江下游洪澇災害發生後,三峽大壩沒有袖手旁觀,而是積極行動,再次對上游洪水進行攔截,在原來基礎上,將出庫水量又壓縮百分之四十,將出庫水量控制在1.9萬立方米每秒。
據統計,進入7月份之後,三峽水庫共攔截洪水量達到30億立方米,我們知道三峽水庫的蓄洪量是221.5億立方米,可以說三峽大壩成功地攔截了上游的洪水,即使上游洪水量加大兩三倍,大壩也可以將其輕鬆化解。
所以三峽大壩的抗洪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要記住一點,三峽大壩只能抵禦上游的洪水,對因為下游降水量過大,自身原因引起的洪澇是無能為力的。
也就是說,三峽大壩根本就不用提前把水放空,就能抵禦上游洪水。
假設未來幾周,長江上游降水量依舊非常大,三峽大壩也不會發怵,因為它還有100多億立方米的庫存量,對洪水進行有效攔截,不會給下游地區的城市鄉村造成危害。
三峽大壩到底能夠抵禦多大的洪水?
其實不只是今年,對三峽大壩防洪能力產生懷疑的人非常多,大家覺得,當初修建三峽大壩時可以說是傾舉國之力,很多人都捐錢了。
當時動員大家捐款的時候說,三峽大壩一旦建成,能夠抵抗百年不遇的洪水,長江流域的人民就可以高枕無憂;可是為什麼長江下游地區仍舊洪水肆虐?
其實,是我們對三峽缺乏瞭解。
眾所周知,百年不遇的洪水是流量標準8.4萬立方米/秒,兩百年不遇的洪水標準是9.9萬立方米/秒,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是能抵禦13萬立方米/秒的洪峰,是五百年不遇的標準。
但是,三峽大壩防住了上游的水,卻永遠無法防住下游的降水,如果下游降水量太大,洪水照樣會氾濫成災。
下游地區幾十年來人口急劇增加,部分地區的人們由於土地資源緊缺,填平了很多湖去造地蓋房,讓自然湖的面積縮小,降水量大的時候,這些湖失去了蓄洪功能,加劇了洪水的危害。
總之,今年的洪水是下游地區降水量大造成的,跟三峽大壩的蓄洪能力無關,反而三峽大壩在減災中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