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再見了,物外書店漢口店
“且珍惜存在的當下,莫到別離時說遺憾”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王毅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
6月28日,物外書店漢口店一篇《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官微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宣佈物外書店漢口店將營業至6月30日,於7月1日開始撤場。
“很高興在這1143天裡,我們彼此陪伴。雖然物外漢口店即將要和大家說再見了,但是物外漢陽店及光谷店依然守候讀者,期待與各位再次重逢。”告別語深情款款,引發讀者評論如潮。
物外書店漢口店
讀者留言“就像失去一個老朋友一樣難過”
“難過,這麼好的書店也要撤了,從此南京路又少了一個去處”,“就像失去一個老朋友一樣難過”。讀者紛紛在網上表達“不捨”,也有網友評論說,“畢竟商業要靠金錢來支援,現在去書店買書的人太少了。”
讀者的“心願籤”
6月29日上午,記者聯絡上物外書店原總經理陳富珍女士,詢問關於閉店的情況,才得知她已離職。從2015年物外書店在武漢開第一家店,她就在操持。來武漢前她曾在臺灣誠品書店有過十年的從業經歷,在她和同事們的打造下,物外書店的第一家店漢陽店,在江城最先擁有了“最美書店”的美譽。後來一度擴張,“最美書店”越來越多,物外書店也在武漢連落三子,物外書店漢口店是第二子,物外書店光谷店是第三子。
過去記者每次在物外書店見到她,她或在組織讀書活動,或在巡店,總是激情滿滿,她常說“買書就是對實體書店最大的支援”,也偶爾感慨“很多人喜歡實體書店,但卻很少在實體書店買書”。6月29日,她回覆記者微信說:“因為母親80多歲了。年前,我已離職回臺灣。有緣再見!我是常人,內心也是五味雜陳!只是常覺得:店和人一樣,有生有死,如果喜歡這店或這人,且珍惜存在的當下,莫到別離時說遺憾!”
安靜看書的讀者
有人專門來告別,也有人第一次邂逅
6月29日下午,記者前往物外書店漢口店探訪,發現當天雖然是週一,但這裡的讀者比平時多了很多。一些讀者因為看到閉店訊息,特意過來買書。一位來自武漢東湖學院的小徐同學說,她家就住在附近,以前常來這裡買英文原版書。
也有一些讀者是第一次走進這家書店,沒想到還沒來得及與它“握手言歡”,就要匆匆告別。一位小夥子坐在臺階上,很認真地看一本《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他只是當天偶然走了進來,聽說這麼大一個兩層樓的店面要關閉了,他感到挺驚訝。
書店一側的牆壁上掛滿了讀者的“心願籤”,這是過去書店做活動時留下來的。有讀者寫給10年後的自己:“我是來自2030年的你,十年後的你,努力活成你想活的樣子!”這些心願籤,將去哪裡“安身”?店方表示,會拆下來儲存,在其他店呈現。
店員也是突然接到閉店通知
2017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武漢中山大道歷史建築大孚銀行,變身為物外書店,成為當時頗受關注的文化事件。
那一天,也是95後段雨芳來到這裡工作的第一天,在此之前她做室內軟裝,來書店工作後就愛上了書,併成為一個為讀者薦書選書的熟手。6月29日,記者見她非常麻利地將讀者錯放了位置的“村上春樹”,歸到“日本文學”的書架上。她看到幾種版本的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跟記者說,雖然是同一部作品,但版本不同,受歡迎程度大不同,有一種版本賣得最好,而另一種版本正在打5折。
關於閉店,她也表示很驚訝:“昨天晚上8點下班後,我們也是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通告,才得知漢口店閉店的訊息,內心非常不捨,後續的工作崗位,還得聽公司的安排。”關於閉店原因,記者聯絡上漢口店店長李娟,她說,“閉店屬於公司經營戰略調整,雖然漢口店關了,但漢陽店和光谷店仍營業,讀者所辦的會員卡、充值卡,可以在其他兩家店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