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 | 年近了

文 |卜娣娣

臘八一過,人們便進入“望”年、“盼”年的狀態,整理房屋、採買年禮、置辦年貨一件件事情預告年的到來,也吹響回家的號角。漸漸靠近的新年,為我們的心底一點一點暈染上了喜慶的色彩,也讓冬日姿色盡綻。空氣裡瀰漫著濃濃的人情味,連行走的腳步也多了些歡騰的節奏……過年啊,再怎麼盛大、怎麼隆重都不為過。

臘月已至,西北風呼呼地吹著,凍得蚊蟲都躲起來,空氣更乾燥了。這時,肉可以儲存得更久,但人們想讓肥美的肉存得更久一點,便有了臘味在人間。煙燻、火烤、風乾……菜市場掛起的香腸漸漸多了起來,漫步老街,頭頂的長線也懸著臘肉。每年一進臘月,一串串色澤深沉、油光泛亮的臘肉,就掛在了家家戶戶的灶臺上,濃郁的鹹鮮和甘醇,透著風乾日曬的香氣、慢慢燻烤的煙火味,那種色味俱全的誘惑、回味無窮的,至今難以抵擋。

這臘味它凝聚了煙與火、陽光與風、時間與人情的味道,成為冬日尤有深意的美食,也充盈著一年豐收的喜悅,演繹人們在蕭澀日子裡的活色生香。一口臘味,那味兒,就是過年的味道。

猶記得小時候,都是自家灌腸掛肉,或找熟識的街坊幫忙,吃得相當放心與滿足。平日裡你所能想到的肉類,差不多都能製成臘味:臘肉、臘腸、臘雞、臘鴨、臘魚、臘鵝…在物資貧乏的年代,鄰居們自己種莊稼、養牲畜,等到冬天,卯足勁要過一個豐收年,便開始忙活著宰豬殺雞,好不熱鬧。隆冬時節,看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陽臺上,臘肉、香腸、臘魚已經吊好,密密麻麻,一簇一簇,在陽光的照射下,漸漸浸潤出微微的油潤。

一天一天過去,肥肉漸黃漸亮,瘦肉愈黑愈深。這一串串臘味,帶來惹人垂涎的幹香和薰香,濃濃的人間煙火氣,莫過如此了。到了年跟前,街坊鄰居們也會將自家醃製的臘味贈予對方,在親力親為的置辦年貨中,享受慶祝豐收、期盼新年的樂趣。臘味濃了,年味也近了。

在最好的年尾日常裡,生活裡的瑣屑幸福感,就這麼來了。舊年逝去,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古人心懷敬畏與虔誠,祭祀神靈、祭祀祖先,希望透過這樣樸素而直接的方式,克服對未知的不安,祈求新年有喜。他們相信,無論新的一年裡有多少困苦艱難,一定能躲過去,跨過去,快樂的事情也一定會來到身邊。於是乎新年穿新衣一切從新開始,便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事情,一件新衣服被賦予了各種寓意和祝福。

也許年歲的好壞,與衣服本身並無太大的關係,但人們總有一顆求好的心。對於平凡人來說,沒有什麼比生活順遂來得更重要的了。在新年這天,穿上一身新衣,討一個好兆頭,能庇佑來年生活各處。週末趁著年前僅有的休息日,帶著小女兒買了新年衣服,小女孩興奮地唱著歌兒在大街上跑啊,跳啊。臘月的風已帶著春意,慢慢在人們心底裡冒出小芽,冒出越來越濃郁的人間年味,冒出人們對於團圓的那天的期待。

過年,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過程,儀式感越發熱絡熾烈,直至家家戶戶貼起一張張門神、對聯、福字。年,終於要到了,除夕,團圓,守歲,我們又將步入充滿希望的新生活。一次爭先恐後地搶票,一趟遙遠又擁擠的列車,人們一路風塵僕僕,熙熙攘攘,然後陸陸續續到站下車,回家過個好年。到團聚那天,散開在飯桌上的食物熱氣,繚繞在身旁的親切話音,即使有什麼憂愁和煩惱,都願意在那一刻暫時卸下。家家戶戶點亮的燈火,照亮彼此的笑容,照亮家鄉的月,照亮一年又一年。

年近了,大街小巷的霓虹燈帶來了濃烈的色彩,喜慶的氣氛,還有人們對團圓的期盼,總是有些古老,在這種古老裡,透出溫暖的味道。辭舊的歡喜,來年的祈盼,羈旅的鄉愁,韶華的感慨……一代又一代,一個個忙碌的人,一件件瑣細的事,把每一段再平凡不過的生活,從千百年前延展到今天,連結起一幅壯麗的風俗畫卷。我們在歲末的瑣屑裡,告別積攢了一年的晦氣,迎接新春的永珍更新。

(微山農商銀行 卜娣娣)

壹點號山東金融文學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14 字。

轉載請註明: 青未了 | 年近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