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銅關,南沙海中築起的“長城”

大家好,我們的逸仙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世事滄桑,時間已過去180年,如今下橫檔島展示著當年金鎖銅關鐵鏈條石槽的複製品,“金鎖銅關”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提醒著人們這段悲壯的歷史。儘管“金鎖銅關”已無從尋覓,但這座在當時中國1.8萬公里海岸線上唯一的水上“長城”,無疑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鬥爭中的一個象徵。
在虎門口上、下橫檔島中間
有塊小礁石
南沙當地人將小礁石稱為“排”
原先它因形似“飯籮”
而被稱為“飯籮排”
後來卻改名為“金鎖排”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故事還要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夕說起
金鎖銅關,南沙海中築起的“長城”
鐵鏈粗重,要固定並不容易。首先,要在飯籮排和上橫檔島上各挖一個深石槽,放置八千斤大炮作“根”,炮身外加鐵箍四道,牽引出八條大鐵鏈。大鐵鏈由木排在水中托起,由專門負責劃木排的船工,執行“開鎖”和“關鎖”的任務。敵人來時,將木排划到江心,再用鐵鏈鎖住江中事先建好的大鐵鎖,橫截中流。安全時再開啟鐵鎖,將木排退回兩岸,方便船隻的出入。
金鎖銅關,南沙海中築起的“長城”
作為海防設施,在關天培的戰鬥預案中攔江鐵鏈有著重要作用,“設有不應進口之夷船妄圖闖入,雖遇順風潮湧,駕駛如飛,一到排鏈之前,勢難繞越。即謂夷船堅厚,竟能將鐵鏈衝開,而越過一層,尚有一層阻擋,就令都能闖斷,亦已羈絆多時,各臺炮火連轟,豈有不成灰燼之理。似此重重佈置,均極森嚴,聞黃埔及十三行出入夷人,行舟過此,皆懍然生憚心,於海防實屬有益。”
金鎖銅關,南沙海中築起的“長城”
金鎖銅關現貌
金鎖銅關,南沙海中築起的“長城”
策劃:王劍麟
編輯:劉藝豐
配音:羅仲賢
部分文字來源:《南沙地名故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683 字。

轉載請註明: 金鎖銅關,南沙海中築起的“長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