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悠悠往事縈繞在山巔……

原標題:【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㉑】日月山,悠悠往事縈繞在山巔……

日月山,悠悠往事縈繞在山巔……

日月山風光 青海湟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㉑】

說到文成公主,大家都不陌生。她與松贊干布和親的故事,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和睦的象徵。

唐貞觀八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向唐太宗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從國家長遠利益考慮,唐太宗決定將文成公主許配於他。

史載:文成公主自幼通曉詩書,相貌端莊,處事得體。貞觀十五年,她帶著豐厚的嫁妝與一支浩大的送親隊伍遠赴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不僅促進了民族團結、維護了國家安定,還將中原文化、民風民俗、發展經驗引入吐蕃,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發展。

“天空最亮的星星是太陽,人間最美的寶物是黃金,漢妃大姐的心靈呦,勝過太陽勝過黃金……”一路上,聽著孟青生輕哼藏區人民歌頌文成公主的民歌,記者對文成公主的敬意油然而生。

孟青生是青海古道博物館執行館長,他和記者一道,由西寧出發,出湟水、穿東峽,過響河、越高陵,去探訪傳說中文成公主進藏經過的“神山”——日月山。

8月的青藏高原,秋意漸濃。遠處的湟源峽谷,奇峰積雪,白雲在山間縈繞;近處的高山草場,秋野泛黃,牛羊迍迍覓草。

“看,那就是日亭和月亭啦,遠處便是日月山。”順著孟青生手指的方向,但見蜿蜒而上的青藏公路從山闕穿過,兩座高亭分峙兩側。

“‘舉手拋擲日月鏡,正氣浩然動地天。金光灼耀雷電響,寶鏡化為一座山。’”孟青生介紹,“相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經過這裡,只見無邊逶嶺天高地迥,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便取出臨行前唐太宗所賜‘日月寶鏡’。鏡中頓現長安的繁華景色。公主毅然將寶鏡拋下,希望長安美景在此地紮根。於是,日月寶鏡就化為日月二山。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罷了。”

在孟青生的帶領下,我們徒步上山。“文成公主之後,金城公主也和親吐蕃,沿著文成公主的足跡,又一次經過日月山。正是在她的提請下,公元733年,唐朝和吐蕃進行互市貿易。”孟青生邊走邊繼續講述日月山的故事,唐蕃古道由此興盛起來,一時間,呈現“金玉綺繡,問遺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的繁榮景象。無論是“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還是“旋知偃兵革,長是漢家親”,在詩人筆下,提到唐蕃和親、漢藏交融,總離不開對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遠嫁之功的讚歎。

“文成公主花了三年,才從長安(今西安)走到邏些(今拉薩)。日月山海拔高、嚴寒缺氧,進藏的路,實在難走!”孟青生感慨道。

20世紀50年代,後來被譽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將軍途經此地,也曾被“難”住:“日月山,日月山,海拔三千三,回頭看有人煙,向前看青草灘,一望無邊。文成到此曾當難,我今進藏從此過,進入草原第一關。”站在日月山上,慕生忠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也就是從那時起,一代代築路人開始挑戰極限。隨著青藏公路、青藏鐵路相繼通車,曾經崎嶇艱難的唐蕃古道搖身一變,成為“神奇天路”。

“在我們日月山,人們對文成公主的故事如數家珍,漢藏一家人,是世世代代的傳統。”日月山下,迎面碰上來接我們的日月藏族鄉克素爾村支部書記馬生忠。

身材魁梧、面色發紅、頭髮微卷的馬生忠,是典型的藏族漢子。“我是藏族,我媳婦是漢族,在我們村,像我們這樣民族團結的佳話多得很!”說著一口流利青海話的馬生忠,領著我們朝村子走去。

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道路兩旁“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共同團結奮鬥 共同繁榮發展”火紅大字格外醒目。村中房屋的風格,也是漢藏融合。走進一戶人家,女主人李秀芳熱情招呼我們坐下,“在我們村,大家都是同坐一張桌子,同吃一鍋麵片子!”

“我今年74了,年輕時就嫁到了克素爾村,我是漢民,老漢是藏族。你看這桌子上的小吃,也是‘混搭’的,藏族的、漢族的都有!”李秀芳指著滿桌美食,笑呵呵地打開了話匣子。

“就像李秀芳大姐說的,對我們來說,不分什麼民族,都是親人。大家都只有一個目標:團結起來把日子過好、過舒坦!”馬生忠說。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不僅因為文成公主入藏的美麗傳說,還離不開傳承教育的潛移默化。在日月山,民族大家庭教育很有特色。”在當地多年的孟青生對此最有體會。

記者一行又來到日月藏族鄉中心學校。正值暑假,學校很安靜,只有值班教師何發珍在忙活學校的民族文化宣傳展板。

“讓各民族學生融為一體,我們將這種理念貫穿課堂的內與外。”何老師把我們引進教學樓,牆上寫著《中華民族團結謠》:“中華民族,手足情臧。你中有我,我與你鞝。雜居交錯,聚集戶坊。隔圳嚮往,炊煙相聚。習俗相仿,門戶相連,聲息熟響。命運相關,禍福同當……”

每個班級門口都掛著一個小牌。記者走近細看,上面寫著——四年級二班,班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口號“各民族同呼吸,同命運,心連心”,還附有一個二維碼。

記者好奇地掃碼進入。原來,是關於撒拉族的歷史、音樂、禮儀、節慶、服飾、飲食等情況介紹。“我們學校的每個班級都會‘認領’一個民族,讓同學們在課餘時間收集這個民族的相關知識,彙總起來製成文件二維碼。放在班級牌上,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也發到家長群裡,起到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何老師說。

不知不覺,已近黃昏,記者依依惜別這裡的父老鄉親。人在歸途,心仍難捨日月山。悠悠往事在山風吹拂下,縈繞在山巔,縈繞在心間……

(本報記者 萬瑪加 王雯靜)

(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57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月山,悠悠往事縈繞在山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