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時隔18年再次修繕,“大運河第一碼頭”啟動遺址修繕

由 華愛利 釋出於 休閒

在中國漕運史上,通州區張家灣素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自元代設立漕糧轉運碼頭後,張家灣以商賈雲集、漕運發達聞名天下。然而歷經600餘年風雨,這座見證了運河萬舟駢集、舳艫蔽日盛景的古鎮遺址現已破敗。

作為城市副中心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家灣城牆遺址及通運橋文物保護與修繕工程近日啟動。該工程計劃用120天時間消除破壞文物的各類隱患,保護延續城牆、橋體歷史文化價值,打造大運河北端的文旅新景點。

通運橋及現存南城門。

時隔18年再次修繕

本次啟動的張家灣城牆遺址及通運橋文物保護與修繕工程,包括城牆遺址和通運橋兩部分,都是見證古時張家灣漕運盛景的核心文物遺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家灣城牆遺址位於張灣村原村址南口兩側、蕭太后運糧河北岸。古城建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當時是為保衛漕河這一明廷經濟命脈,且拱衛京師加強防備蒙古兵侵擾而搶築。張家灣城牆遺址上次修繕時間為2004年,目前殘存南城牆西段、南城門及南城牆東段,全部列為本次遺址修繕的範圍。

明代張家灣城修築的同時,於南門修建了一座南門板橋,橫跨蕭太后河,俗稱蕭太后橋。這座橋最初是一座木橋,但是因不堪南北物資經年累月過往運輸的重負,於明萬曆時改建為石橋。1605年竣工後,明神宗為這座橋賜名“通運”。目前,橋面青石仍保留有明顯的車痕印記,成為過往歷史的直觀見證。

通州區文物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運橋及張家灣城牆在選址、建築佈局、設計等方面均與周邊水系及地勢相結合,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同時也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與旅遊價值。本次修繕,將消除加速張家灣遺址及通運橋破敗的各種因素,保護城牆的安全穩定性,延續歷史資訊的真實性。“修繕後看不出明顯變化,實際上已經做了加固修復,這就是我們希望達到的‘修舊如舊’效果。”該負責人說。

橋上石獅遭到不同程度破壞。

保留城牆殘缺之美

目前,張家灣城牆僅存南城牆西段、南城門及南城牆東段,由於曾被單位或村民用作院牆,這些城牆得以保留至今。不過,現存城牆的風貌狀態差異顯著,其中,1995年經北京市恢復性修建的南城門及東側城牆儲存較為完好。

北京北建大建築設計研究院遺產五所建築專業負責人王瑤介紹,經過前期實地勘察,南城門目前儲存較好,只有城牆外壁條磚之間灰縫部分失效脫落,區域性表面輕微風化酥鹼。南城牆東段受到一定自然因素的損傷,城牆頂面條磚鬆動,雜土、碎磚堆積,部分頂面及牆體兩側生有雜草與灌木。

為此,南城門及南城牆東段將進行加固修繕,對南城門城臺及馬道地面鋪裝整修,疏通修補排水溝,同時加固東段城牆,設定監測系統隨時觀察安全狀態,保證現狀文物本體安全,滿足後期展示開放的需求。

不同的是,南城牆西段相對儲存較差,殘存城牆露出地面部分殘損嚴重,甚至靠近南城門附近的牆體已經消失,另外還有部分植物根系伸入牆芯,整體穩定性較差。為此,修繕工程將對南城牆西段進行整體保護,徹底清除對城牆造成破壞的樹木、灌木、垃圾、雜土等,補砌牆芯及開裂牆體,恢復遺址原狀,保留城牆遺址的殘缺之美。

橋面青石仍保留明顯的車痕印記,成為過往歷史的直觀見證。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橋上石雕無依據不補配

通運橋也曾在2004年進行過文物修繕,修繕後的橋整體結構狀態穩定,無結構安全病害,可以滿足行人通行要求。現狀問題主要是外露石材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風化酥鹼及殘損,大量的石獅子及其它石制雕刻藝術品損壞嚴重,失去了應有的藝術價值。

針對以上問題,本次橋體修繕將以最小干預為原則,以維修保養石質構件為主,同時適當修補橋面石材、封堵縫隙,防止雨水滲漏損害橋體,使通運橋整體外觀呈現出明代石橋的古樸滄桑之美。“石材的材質上,我們要求儘量與現狀艾葉青條石石材顏色、質地一致,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石質構件的歷史痕跡。”王瑤說。

橋上的石獅等石制雕刻藝術品將按殘損程度做不同處理:石雕區域性殘缺不全,但總體面貌尚存,且與主體橋樑結構直接連線的將不予干預維持現狀;石制構件風化、酥鹼嚴重、整體破碎的將進行現狀整修;石雕區域性殘缺、結構不穩定、已失去原有藝術價值的,將根據歷史記載和周邊相似的石雕對損傷部位進行整修。“目前我們還在邀請屬地政府幫助收集歷史照片,補充相關依據。如果沒有依據,就不補配,避免造成不倫不類。”王瑤介紹。

(原標題:“大運河第一碼頭”啟動遺址修繕)

來源:北京日報 | 記者 孫雲柯

流程編輯: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