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海棠花節正式啟動 28種海棠競相開放

粉紅色的垂絲海棠、粉色的西府海棠、淡粉色的果凍海棠、深粉色的絢麗海棠、白色的雪球海棠……4月6日,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第23屆海棠花節正式啟動,28種海棠競相開放,邀遊人觀賞。

每年清明前後,元大都公園內的小月河兩岸花開似錦,各色海棠綿延一公里,因此得名“海棠花溪”。據瞭解,元大都海棠花溪景區內不僅栽植了西府海棠、金星海棠、雪球海棠、垂絲海棠、果凍海棠、貼梗海棠等常見海棠品種,還種植了露易莎、春雪、粉屋頂、粉手帕等新優品種海棠,景區內的海棠品種達到了28種。白色、粉色、紅色的海棠花把元大都公園妝點得異常美麗,紅花綠樹青溪相映成趣,是與玉淵潭的櫻花、植物園的桃花相媲美的京城三大花事。

元大都海棠花節正式啟動  28種海棠競相開放

漫步在公園裡可以看到,原來的圍欄已經不見蹤影,遊人可以零距離與海棠花親密合影。“目前,元大都公園已經作為無界公園建設試點已完成改造且向公眾開放。”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主任張宏濤介紹。朝陽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李大鵬表示,朝陽區全力推進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在全市率先推進公園開放管理工作,實現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綠色惠民成果。作為試點園區,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已經在去年下半年率先完成了改造提升工作,對公園圍欄進行拆除、並打造特色景觀和休憩區域,讓更多群眾感受城市與美景的無縫融合。

目前正值春季賞花高峰期,沒有了圍欄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又如何面對大客流呢?張宏濤介紹,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內共有28個品種的海棠樹5000餘株,是北京市海棠品種最多、數量最大的海棠園。目前,公園透過佈置靜態景觀、打造特色打卡點、規劃遊園引導路線、增派管理人員等措施,來分散公園密集人流、保障遊客遊覽安全。

元大都海棠花節正式啟動  28種海棠競相開放

為進一步提升綠化建設的惠民成效,讓群眾切身體驗到“公園中的城市”,朝陽區透過建公園、修綠道、拆圍欄、連水系等多重舉措,逐步實現公園與城市景觀融合、河流與湖泊貫通,打通整個城市生態空間,構建以綠為基、藍綠交織、無界融合的空間格局,塑造“公園城市”的優美形態。

近年來,朝陽區持續開展規劃建綠、留白增綠等造林綠化工作,用綠色織補公共空間,不斷實現生態擴容。新建改造大中小微公園綠地148處,構建了“大、中、小、微”四級公園體系。同時,充分利用零散地塊、道路兩旁、第五立面等綠化空間,宜綠則綠、見縫插綠、垂直增綠,全區城市綠地面積1.6萬公頃,公園綠地面積6400公頃,均居全市第一,實現了把“城市建在公園中”。

朝陽區依託270公里的綠道建設,串聯起公園、綠地、街心花園等各類生態空間,形成銜接區域、串聯城鄉、覆蓋社群的綠道網路。“親水”綠道、“野趣”綠道、“繁華”綠道、“國際”綠道、“森林”綠道、“文化”綠道等不同型別綠道的建設實現了“一條綠道觀朝陽”。未來,朝陽區將實現415公里綠道相互連通,用濱水步道、通航河道把“五河十園”綠色空間相連成片,讓人們行有花香、駐有小景、閒有泛舟、品有文化。

元大都海棠花節正式啟動  28種海棠競相開放

朝陽區還在構建“全民共享、全時開放、全域連通”的公園開放格局,目前已實現43處公園開放管理,拆除公園圍欄36300餘延米,打破公園與相鄰綠地的阻隔,加強公園與城市的生態連線。下一步,朝陽區計劃再開放25個公園,開放比例超80%,總面積2100公頃,推動實現步行10分鐘可進入的無界公園。

公園城市建設是整體性的生態環境建設。綠道不光要建起來,還要連通起來,提升整體性、可達性。朝陽區推動高品質的濱水綠道和公共空間建設,透過連通主要河道兩岸的綠道,推動濱水步道、通航河道與綠地空間的相連相融,構建以綠為基、藍綠交織、無界融合的空間格局,塑造公園城市的優美形態,讓市民能經綠道來河邊,欣賞水綠相融“無處不公園”的美景。

亮馬河、通惠河、蕭太后河、壩河、清河等多條大河,均橫穿朝陽區。以此為基礎,朝陽區不斷探索“以河道復興引領城市更新”的新模式,在亮馬河沿線打造了80萬平方米的濱河公園。預計今年5月,東三環路橋下的濱水綠道將正式貫通,亮馬河“一河二湖”連通,18公里濱水綠道實現“橫向串聯,縱向通達”。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趙婷婷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魏彤

編輯/彭小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52 字。

轉載請註明: 元大都海棠花節正式啟動 28種海棠競相開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