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祖寺登古通天路,見到大滿禪師塔。塔後是凹凸錯落的斑駁石階。拾級而上,忽遇一亭,翹首立在山峰間,不覺孤拔高聳。小亭四周尚有古蹟摩崖兩處可尋。過石亭,登棧道。只見前方斜樹掩映下一條蜿蜒小路影影綽綽,一側是白崖石壁、蒼松翠柏;一側則是萬丈深淵、山谷幽邃了。五祖寺位於黃梅縣城以北三十公里的東山上,平日遊人不多,登頂峰極者更少。於是,我便趁著清幽之境,循著水泥棧道,徐徐前行。大約走了二三公里,逢一開闊處,這便是大山的轉角。新建的觀景平臺穩固結實,右望是一馬平原,金黃稻田;左看則是高山重疊,山間水庫波平如鏡。然而,七百米的高度,迎著高山峽谷間呼呼的風聲,不免又讓人心驚膽寒。
此下之路不知終處,我只好繼續沿著棧道前行。這便是東山的另一坡了,這面大樹枝繁葉茂,巨石嶙峋,且有山溪水印,更顯清幽寂靜。大約是走了相同的長度,又見石階直上。東山高約八百米,此時已過七百。且時間又近四點半,下山之路遙遙不知所在,心中漸生困頓。無奈之下,只好繼續爬坡,高度約又提高了三十米,見一分岔路口。路中坐一老人,身材瘦削乾癟,但精神矍鑠,頗顯年輕。同其他景區做小買賣的散商一樣,他一見我便開始兜售飲料。本已疲憊不堪,此時更覺鬱悶。於是,我一邊答應馬上就買,一邊向他問路。老人似乎有意賣關子,用他濃重的黃梅口音告訴我先去前邊看水庫,回來再告訴我。
我便繼續前行。這裡果真臨近山頂,只見兩峰之間飛架起一座浮橋,一旁就是纜車索道的終點。然而,鐵索鏽跡斑駁。標識牌上講,因為工程質檢不合格,無法使用。看鏽蝕程度,似是荒廢多年了。面前又一方觀景平臺,平臺之下就是遼闊廣域的山間水庫了。此刻四點半,太陽西移,耀眼的光芒穿過山谷間氤氳的霧氣,在湖面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金光,引人遐思,又讓人欣羨不已。我回去找老人,仍然向他索問下山之路,同時也與他閒談起來。透過模模糊糊的黃梅鄉音,得知他今年竟已80歲高齡。自幼生長在山腳下,看守水庫就花去了30年光陰。如今,他每天早早起來爬到山頂,傍晚下山。750米的高度,一個年邁老人,走完單程需要3個小時。
每天日出東方,或者夕陽西斜,便有一個清瘦傴僂的身影挑著兩個竹筐,筐裡塞滿了各種飲料零食。你可以想象,一條單薄的孤影緊貼在大別山餘脈剛毅的岩石上,被陽光無限拉長放大。老人還在路旁擺了六七墩紅色的塑膠板凳,無償供路人休息。由此我想到武昌江灘擺放的椅子,坐一個小時需要5塊錢。而老人的凳子,卻是他日日憑力氣挑上來的。然而,單憑一個老人之力,兩籃竹筐,又能承載多少貨物呢?每天又會有多少人問鼎山巔呢?老人一瓶水賣6塊錢,我買了兩瓶,他卻只收了我十塊。那時四點半已過,他指給我一條下山的捷徑,雖是土路卻很好走。僅僅半個小時,我到了山下,趕上了最後一輛到鎮上的汽車。而老人呢,還要再過一個小時才會下山,依然走著漫長卻平穩的新修石板路。
筆者原文《東山之巔偶遇記(黃梅散記·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