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存茶?原來歷朝歷代有那麼多辦法,千萬別小瞧古人的智慧
義芳君說茶 | 第730期原創茶說
1、
是日,義芳君跟一茶友閒聊時,茶友突發奇想地提了個問題:“你知道古人是怎麼儲存茶葉嗎?”
咦!還別說,這真是一個既有趣又有料的問題哩!
眾所周知,茶葉特別的嬌貴,天生小姐脾氣,怕光、怕溼、怕熱,真是特別不好“伺候”。要是說到茶葉儲存,說實話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其重要性,並不特別放心上。
因為大部分茶葉屬於快消品,對於不少資深茶友來說,少則幾天,多則兩三個月內就會在茶葉品質最巔峰的階段內喝掉,爭取不留下太多遺憾,除了那些走長線策略的品類,例如普洱茶。
不過,茶葉儲存處於整個茶葉生態鏈條的最後一個環節,如何站好這最後一班崗,的確關係到茶葉品質的最終呈現。
顯然,這一點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這讓義芳君想起了前幾年的一條轟動性新聞,說是在西漢漢景帝的漢陽陵中發現了漢代茶葉,經碳14測定年份,發現距今已經大約2100多年了。
跨越兩千多年時空的茶葉依然相貌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不禁讓人歎為觀止,並對古人是如何存茶產生了無限的興趣。
漢陽陵發現的茶葉
2、
與今人相比,古人沒有冰箱,也沒有抽真空裝置,更沒有鋁膜泡袋……他們又是依靠什麼方法神奇地儲存茶葉呢?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陶瓷的故鄉。中國的陶瓷很早就名揚世界,也是古代存茶的主要器具。這一點在眾多的考古發現中得到了明證。
我們不妨“回到”古代中國開闢飲茶盛世的唐宋時期,去看看當時的人們究竟是怎麼存茶的?
唐·鎏金鏤空飛鴻球路紋銀籠子(法門寺博物館藏)
先來看看當年西安法門寺地宮發現的一整套唐代宮廷使用的茶器,其中就有用來盛放茶餅的茶籠。這種茶籠即可用來存茶,還可以用來焙炙茶葉。還有茶餅碾碎後用來存放的銀盒。法門寺地宮所出的這件鎏金龜形銀盒,便是貯茶之器,做工講究,富麗堂皇。
其實,唐人存茶除了沿用舊時已有的陶瓷器具之外,一些有錢人,特別是一些貴族還會用絲綢縫製出一個專門的茶囊,裡面還附帶夾層,這樣貯存茶葉時密封效能就更好了。
唐·鎏金龜形銀盒(法門寺博物館藏)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到了飲茶風日盛的宋代,人們對於存茶顯然地更懂得如何利用現有技術手法進行科學防潮了。
宋代趙希鵠在《調變類編》中這樣記載:“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燒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築實。每用,撥灰開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
意思就是說,要存的茶先按照每十斤一瓶分好,然後用每年燒成的稻草灰填入即將用來存茶的大桶內,再將分裝好的茶瓶放入,用燒好的稻草灰掩埋,喝的時候只需把灰開瓶,去除適量,再恢復儲存原樣即可。
實際上,這種方法一直到近代,仍然能在江浙地區見到,後來人們把燒好的稻草灰換成了石灰,但效果差不多,主要起到去溼防潮作用。
古瓷器
而到了散茶開始在茶葉品飲舞臺上佔據統治地位的明清時期,人們關於存茶開始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以及更加完備的方法。
代表性,如明代著名茶人許次紓在《茶疏》中所言:“收藏宜用瓷翁,大容一二十斤,四圍厚箬。”
又如明代農學家王象晉對存茶的認識已經較為全面深刻,他說:“喜溫燥而惡冷溼,喜清涼而惡蒸鬱,宜清獨而忌香臭”。換言之,就是我們現在常講的茶葉儲藏時需特別注重乾燥、陰涼和避異味。
許次紓說的“四圍厚箬”就是在存茶的陶瓷罐外放滿數層竹片,這是明代獨有的採用茶葉和竹葉相伴存放的“陶罌貯茶法”。除了竹葉,還要用三、四層宣紙摺疊後烘乾,然後捆紮於瓶口,最後瓶口上再壓上一塊木板。
古錫罐
縱觀整個明清時期,茶葉儲存多用瓷陶材質的罐子,以及木盒、竹盒一類。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錫罐用於存茶有著悠久歷史,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這與錫罐的獨特材質緊密相關。清代李漁在其著作《閒情偶寄》中就明確記載:“貯茗之瓶,止於用錫”。
可見,茶葉貯存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時代緊密相連,但不論什麼時代,不論採用什麼樣的貯存方法,我們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以及古人們對於茶葉的一腔熱愛。
畢竟一片小小的茶葉,歷經千揉百捻,蘊藏著豐富的內質,散發出奇妙的香韻,跨越時空,依然餘韻無窮!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瞭解更多精彩深度原創茶知識,快來關注義芳君說茶。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