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去學習對方優點”,中日民間交流建立新默契

香港《亞洲週刊》2021年第17期文章,原題:中日民間交流為何不絕如縷  在許多影片平臺上,都可以看到中日民間分享生活碎片,發現兩國文化的親近性。這當然是因為漢字的緣分,中日民眾透過漢字這座橋樑,看到了對方親切的面貌。

過去幾年,越來越多日本年輕人與精英來到中國,他們原本可能只是來旅遊,但卻發現這個動力澎湃的社會適合創業與生活。他們透過親身經歷,否定了部分日本媒體對中國的扭曲,中國不再是那個遍地汙染、到處都是失序混亂之地;恰恰相反,他們發現今天的中國是欣欣向榮、力求勵精圖治、人民有盼頭的社會。

對日本人來說,當代的中國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新天地,不會被繁文縟節所侷限。只要有才華,就可以脫穎而出。因此,越來越多的日本學者與研究人員也喜歡來中國工作,尋找日本所沒有的創意與自由。

另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也在日本留學與生活的經驗中,學到日本社會細密的生活方式,重視匠人精神,刻苦努力,重視建立企業內部的共識,也不忘社群內部的協作,共同來解決問題。日本重視整潔,一切井然有序,不慌不忙,都讓中國人印象深刻。

日本人來到中國,才發現這裡對高新科技的應用比日本更迅速。日本新一代也喜歡中國的短影片,對“直播帶貨”驚訝不已。

在中日民間緊密的交流中,雙方都建立了一種新默契,儘量去學習對方的優點,反思自己的缺點。儘管兩國曆經百年衝突與恩怨情仇,但民間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在對方的影子中看到更好的自己。(作者邱立本)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618 字。

轉載請註明: 港媒:“去學習對方優點”,中日民間交流建立新默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