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更新各大博物館高畫質館藏,展覽陶瓷資料,潛心打造線上館藏陶瓷資料庫,方便隨時查閱。
清 乾隆 粉彩奔巴壺
高25.7公分 口徑3公分 底徑10公分。瓷胎,小口,階式頸,圓肩,圓腹,高外撇圈足,口沿旁平出一蓋形裝飾,器形似無流之奔巴壺。全器施湖綠色釉,器表繪粉彩各式圖案,口沿有紅、藍小點,蓋狀裝飾繪團花紋,頸部繪五色垂帶紋,肩部飾一圈如意雲紋,腹部繪佛教八寶:寶瓶,寶傘,白蓋,盤長,金魚,法螺,蓮花,法輪,間以番蓮紋,腹部及圈足下緣飾一圈蓮瓣紋,全器圖紋皆描金邊極繁麗。足緣呈褐色。底施湖綠釉金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篆書款。
清 乾隆 青龍小缸
高14公分 口徑21公分 底徑11.5公分。瓷胎,直口,深壁,圈足。器內施白釉,器表以青花為飾,前後各繪一隻行龍,腹部下緣繪立水紋,隙地繪朵雲紋。足底露胎,呈白色。底為白地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篆書款。
清 乾隆 青花荔枝桃實執壺
高29公分 底徑9.8公分。執壺,瓷胎,微侈口,長頸,斜肩,圓腹,矮圈足,帶環彎把,曲流,流與壺身間有一不規則雲板連線,帶環形紐子母口蓋。以青花為飾,蓋頂繪一圈蓮辦紋,下方圍繞一圈轉枝番蓮紋,頸部繪一圈蕉葉紋及番蓮紋,間以弦紋,腹部正反面中央有四瓣花式開光,分繪折枝桃實與荔枝,隙地有折枝花卉,下飾一圈蓮瓣紋,圈足飾渦旋形紋,曲流繪有卷草紋及朵花,彎把繪折枝朵花紋,下方有三個乳釘紋。足緣露胎,呈白色。底有白地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篆書款。
清 乾隆 青花荔枝執壺
高28.5公分 底徑10.2公分。執壺,瓷胎,微侈口,長頸,斜肩,圓腹,矮圈足,帶環彎把,曲流,流與壺身間有一不規則雲板連線,帶環形紐子母口蓋。以青花為飾,蓋頂繪一圈蓮辦紋,下方圍繞一圈轉枝番蓮紋,頸部繪一圈蕉葉紋及番蓮紋,間以弦紋,腹部正反面中央有四瓣花式開光,分繪折枝桃實與荔枝,隙地有折枝花卉,下飾一圈蓮瓣紋,圈足飾渦旋形紋,曲流繪有卷草紋及朵花,彎把繪折枝朵花紋,下方有三個乳釘紋。足緣露胎,呈白色。底有白地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篆書款。
清 乾隆 祭紅玉壺春瓶
高29.3公分 口徑8.7公分 底徑10.2公分。玉壺春瓶,瓷胎,小撇口,短頸,斜肩,垂腹,矮圈足。器內施白釉,器表施銅紅釉,呈深紅色,施釉均勻,釉面平滑。足緣露胎,胎質緻密呈白色。底有白地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篆款。
清 乾隆 祭紅玉壺春瓶
高28.5公分 口徑8.7公分 底徑11公分。玉壺春瓶,瓷胎,小撇口,短頸,斜肩,垂腹,矮圈足。器內施白釉,器表施銅紅釉,呈深紅色,施釉均勻,釉面平滑。足緣露胎,胎質緻密呈白色。底有白地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篆款。
清 乾隆 白地青花雙耳尊
高44.5公分 口徑21公分 底徑22.5公分。白地青花,口略侈,短頸外弛,碩腹,圈足,獸耳卸環。頸飾蓮花,腹壁滿繪纏枝番蓮紋。外口緣飾卷葉紋、頸下如意雲頭、足邊蓮瓣、圈足卷草紋各一圈。圈足內有「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此器一式兩件成對。
清 乾隆 白地青花雙耳尊
高45公分 口徑21.5公分 底徑22公分。白地青花,口略侈,短頸外弛,碩腹,圈足,雙獸耳卸環。頸飾蓮花,腹壁滿繪纏枝番蓮紋。外口緣飾卷葉紋、頸下如意雲頭、足邊蓮瓣、圈足卷草紋各一圈。圈足內有「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此器一式兩件成對。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7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3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桃紅偏灰,深淺斑駁不均,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3.2公分 口徑2.8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桃紅偏灰,深淺斑駁不均,俗稱「豇豆紅」,釉表有部分出現綠色斑點。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3公分 底徑12.4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色紅,有深淺斑駁不均,部分呈白、綠色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3公分 口徑3.4公分 底徑12.4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桃紅稍淡,釉表有些許深淺不一的斑點,頸部及單面上腹部有綠色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9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桃紅偏灰,釉表深淺斑駁不勻,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徑3.3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桃紅色,深淺斑駁不一,略有綠斑,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色鮮紅色,釉色均勻,微見綠斑,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7公分 口徑3.5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桃紅偏淡,色均勻,略有深淺不一之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3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偏暗均勻,略有深淺不一的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4公分 口徑3.4公分 底徑12.4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桃紅偏灰,俗稱「豇豆紅」,器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頸部有呈綠斑。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5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桃紅色,俗稱「豇豆紅」,頸部及器身有淺綠色塊。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桃紅色,深淺斑駁不一,俗稱「豇豆紅」,並有黑色斑點。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9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偏暗,俗稱「豇豆紅」,頸部有白色斑塊,器身略有斑點。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5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俗稱「豇豆紅」,近器底處略呈綠色。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徑3.4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偏暗,俗稱「豇豆紅」,器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4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偏暗,俗稱「豇豆紅」,有綠色斑塊。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不均勻桃紅色,有淺綠色斑塊及灰、綠色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1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淺紅色,俗稱「豇豆紅」,外表斑駁不勻,有紅、綠、黑點。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3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桃紅偏紫,斑駁不勻有綠色斑塊,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俗稱「豇豆紅」,呈淡紅色,釉表有深淺不一之斑點,近足處呈綠色。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9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偏暗不勻,有綠色斑塊,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7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有深淺不一的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較淡偏紫,有深淺不一之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淡紅色,並有深淺不一之斑點,俗稱「豇豆紅」,頸部一圈花綠斑。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5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鮮紅色,頸部及肩部有綠色 斑塊,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7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色不均,並有深淺不一之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9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暗紅色,釉表散佈深淺不一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7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俗稱「豇豆紅」,但此件色呈紅棕色,器深散佈深淺不一之斑點,腹部部分呈灰黑色。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顏色桃紅偏淡,俗稱「豇豆紅」,頸部有綠斑,器身有深淺不一之斑點,近足處偏綠。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9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外壁罩施銅紅釉,呈紅色,俗稱「豇豆紅」,頸部有小塊綠斑。腹部有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為花器、水器。
清 康熙 紅釉暗花龍鳳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徑3.4公分 底徑12.6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身罩施銅紅釉,呈紅色,釉表略有深淺斑駁不均的白綠斑點,俗稱豇豆紅。腹部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有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花器、水器。
清 康熙 豇豆紅釉太白尊
高8.7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身罩施銅紅釉,呈淡紅色,俗稱豇豆紅,有斑駁不一的紅、綠斑點。腹部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有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花器、水器。
清 康熙 豇豆紅釉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徑3.2公分 底徑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頸溜肩,半球形倒覆的器身,平底內挖為圈足,底面寬平。全器施釉,僅足沿露胎。口沿、器底及器內為白釉。器身罩施銅紅釉,呈紅色俗稱豇豆紅,頸部有綠斑,器身上有紅、綠色斑點。腹部陰刻龍鳳團花暗紋三組,底有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造型創於康熙時期,名稱或起因為酒器,後亦作花器、水器。
版權宣告:本文為遞美線上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