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應縣木塔,我們向100公里外的渾源縣城出發,那裡有聞名中外的北嶽恆山,有著名的懸空寺。
恆山坐落在山西省渾源縣境內,是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山脈由西南向東北勢若奔馬,茫茫蒼蒼橫亙150多公里,據說有108座山峰。
車近恆山,但見兩峰雄峙,中挾一水,地勢十分險峻。正如大旅行家徐霞客所說的“循之抵山下,兩崖壁立,一澗中流,透滹而入,逼仄如無所向。曲直上下,俱成窈窕,伊闕又峰,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擬之也。”這便是恆山。
溪流兩側的山是恆山的兩座山峰,一座名為天峰嶺,一座名為翠屏峰。抬頭仰望,在翠屏峰的絕壁空中有一排恍若仙閣的建築,那便是聞名中外的懸空寺。
只見那空中的廟宇小巧玲瓏,飛簷翹角,立柱孤懸,高掛半空,令人難以想象這建築是怎麼建造上去的,叫人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據考證,這寺廟建於北魏時期,距今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沿著一架索橋跨過溪流,循著山石小路一路攀爬,終於來到了懸空寺下,面前的絕壁之下有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壯觀”二字。只是這“壯”字上在“士”字旁的上邊多了一個“點”,難道在這麼有名的地方還有人寫個錯別字嗎?工作人員告訴我,“別小看這兩個字,這可是當年詩仙李白來遊覽懸空寺時留下的墨寶呢”。她說當年李白來時看到這壯美的山川,奇絕的建築,情不自禁揮筆寫下了“壯觀”二字。可又覺得懸空寺之美僅壯觀二字還不足以表達,所以多寫了一個“點”,意思是比壯觀還要多一點。
當我站在懸空寺腳下的時候,不能不為這組精妙的建築而由衷地發出一聲讚歎。整座建築距離地面大約有百米,40多間樓閣全部建在懸崖峭壁之上。建造者充分利用了翠屏峰那特殊的地形,利用巖體突出部分形成的一個天然大屋頂,將整個建築群全部鑲嵌在了凹進去的崖壁上。建築群從南至北依絕壁一字排開,長約幾十米,寬不過3米。在這有限的空間裡建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配殿等建築,可以說是一處規格比較完整的寺廟。
最令人稱奇的是,這些建築下面全部懸空,僅靠幾十根碗口粗細的木杆支撐,看上去那些木杆似乎還在風中搖晃,令人膽戰心驚。眾人小心翼翼地踏上了通往大殿的棧道,頓覺腳下冷風嗖嗖,木板發出格吱格吱的響聲,更加重了人們的恐懼感。在這裡值勤的工作人員則十分坦然,僅是告訴眾人不要擁擠,快些透過,大可不必擔心。
後來我才得知,原來在這絕壁上建築寺廟是我國古人的一大創舉。他們先在山頂拋下繩索,將身體懸於絕壁之上,如蜘蛛一般進行施工作業。在巖壁上打出深達1.5米的石孔,再將經過防腐處理的橫木插入孔中,放入木楔之使之更加穩固,用橫木做為大殿重量的支撐物,並不是單靠那幾根纖細的立柱來做支撐的。那些支柱有的受力,有的則是裝飾,根本就不受太多的力。但是這種建造方式給人的視覺衝擊是很大的,彷彿這些大殿都是“懸”在空中的,只靠那幾根木柱來支撐的。難怪當地流傳著“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說法。
知道了這懸空寺的穩定性,心中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但畢竟我們是在半空中參觀,那些臨淵而立的木欄杆還是多少有些叫人不太放心的,眾人還是小心翼翼地前行,遇有人相向而行,都要先停下來再小心地側身而過。
懸空寺的主體建築主要是“一殿兩樓”,即大雄寶殿和南樓、北樓。依欄而望,對面恆山的主峰天峰嶺高聳而立,腳下的金龍峽溪水滔滔,遠山橫黛,臨淵風嘯,不禁令人想起李白的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壯哉!懸空寺,美哉!對峙峰。我也禁不住興致,寫上小詩一首以記恆山之行:
《遊北嶽懸空寺》
危崖絕壁坳森森,剎出雲端閣隱身。
山瀑散出潑天雨,松濤吹動撼谷音。
鵲棲枝頭成瑞鳥,殿藏峰凹似花芯。
一柱擎天斜陽外,羊腸路上進香人。
旅行小貼士
1.交通:大同南客運站有發往渾源懸空寺的空調大巴車。
2.美食:羊雜湯、渾源涼粉、刀削麵、應縣牛腰、燻雞蛋、蓮花豆、扁豆燜土豆、拌莜麵、餡餅、青椒板粟小燉肉、一品酥臘肉、恆山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