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聞網訊息(特約記者李德新大風尹士林航拍)9月11日,雨後天晴,我們踩著秋日的陽光,迎著涼爽的秋風,實地走訪了我市投資規模最大、道路最長、通行最暢通的復興大道西段。
我們仍然從園林北路進入復興大道,這次卻是向西行駛,朝著復興大道的起始方向前進,我們帶上了無人機,要讓地面鏡頭和航拍鏡頭結合起來,儘量展示她的全貌。
不一會,我們到達了太湖港橋,這是城北快速路的一個節點工程,橋上建有“金鳳騰飛”的標誌,既形象,也很美觀。橋身由三部分組成,即上層、中層和下層轉盤都可以通行。
這裡是荊州區和沙市區的分界線,是高架橋最美的一處節點,也可以說是整個路段的亮點和景點。橋的設計很漂亮,也很壯觀,置身現場,讓人有一種豪邁的感覺。
我們順勢騎著摩托來到高架橋上,一路向西,不到兩分鐘就到了荊北新區。這裡是城北快速路高架橋主要部分。這裡高架橋工程已經完工,橋上的道路已經刷黑,工人們正忙著在高架橋上的兩側安裝路燈和隔音板,橋下也正在進行輔助工程煞尾。
城北快速路高架橋在荊北新區路段有5處匝道口,這裡有必要跟網友說一下,即武王大道與高架橋交叉處東、西兩側各有一個上、下匝道口。
火車站前的莊王大道東側有一上下匝道口;荊州大道東、西兩側都有上、下匝道口。其他地方都是沒有匝道的。
上了快速路高架橋匝道口,沒有紅綠燈,一路前行,路中央有一隔離牆(分界線)從東到西全程沒有開口子,不能拐彎,也不許拐彎,要一直往前走,直到看見下一個匝道口才能下。
在復興大道高架橋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漂亮的快速路,也看到了荊北新區建設,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處處美景盡收眼底。因高鐵而崛起的荊北新區,正在快速發展,她已成為荊州市城市發展的副中心。
我們在高架橋上大約行走了5公里,前面沒完工,我們只好從荊州大道匝道口下,走便道繼續西行。從小北門到新北門,這一段高架橋正在施工,我們看到千萬根腳手架支撐著橋的模具正在澆鑄。在整個高架橋工程建設中,就此處高架橋主體工程沒完工了,工人們正在揮汗如雨的勞動著。
這裡是新北門人民北路,高架橋在這裡也落地了,向西基本是平路。不過,荊馬(荊州到馬山)路交叉口有一拱橋,還有太暉村、新生村、三紅村和卓爾城等分別有一小拱橋。其他都是封閉式的快速路,無上下匝道口。
從新北門向西行走了大約6公里,我們到達了城北快速路的終點——引江濟漢河(又稱江漢運河),這裡就是卓爾城,這裡就是華中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從江漢北路到引江濟漢,復興大道西段大約全長16公里。
我們順利地到達了終點,但,這還不是最後的終點,復興大道的西延線位於華中高新區,起於引江濟漢橋,西至高新區核心區西側邊界線。道路全長2.7公里,目前已啟動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預計今年10月下旬正式開工。我們期待著整個工程竣工的那一天。
復興大道上的人行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