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縣東嶽廟,遊覽天堂、人間和地獄,還有一靈二奇三寶四絕景

山西省臨汾市蒲縣有座東嶽廟,位於蒲縣縣城蒲伊東街265號,因建於柏山之巔故又名柏山寺。東嶽廟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年代不詳,金泰和五年(1205年)已有,元代地震毀壞後於延祐五年(1318年)重建。現存獻亭柱礎為金代遺物,東嶽行宮大殿為元延祐五年(1318)建築,其餘殿閣、樓、廊等皆為明、清遺物,是目前我國建築佈局儲存最完整、彩塑壁畫等附屬文物最豐富的岳廟。

蒲縣東嶽廟是東嶽大帝的一座行宮,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是中軸對稱,前朝後寢,三進五門的帝制規格建築。總佔地面積近二萬平方米,其中廟院佔地八千九百餘平方米。整個景區由南向北依次為“蒲縣勝景”影壁、長虹磴道、土地祠、將軍祠、御馬廳、華佗廟、旗杆、山門、天王殿、凌宵殿、樂樓、看亭、金水橋、獻亭、東嶽行宮大殿、寢宮、昌衍宮、清虛宮、七十二司、地藏祠、地獄、鐘樓、鼓樓、角樓、環周樓廊等共六十餘座建築,二百八十餘間。廟內建築基本均為二層,如:山門下為門洞上為天堂樓和鐘鼓樓,山門後的天王殿二層為凌霄殿等等。廟北還建有太尉廟,牌樓等。

蒲縣東嶽廟建築佈局罕見,整座廟宇內既有天堂部分,天堂樓及相關各殿;又有人間部分,戲樓、看亭和看樓。看亭是有身份的人看戲和議事的地方,看樓是婦女兒童看戲玩耍之處;還有地獄,包括陰曹、地藏祠、十八層地獄等一應俱全。東嶽廟在當地還有“一靈二奇三寶四絕”的說法。

一靈:據說在這裡許願求神最為靈驗。

二奇:千年古楸與柏樹。廟內看亭兩側名有一棵楸樹,均是唐貞觀年間栽植,至今約有1370多年的歷史。二樹盤根錯節,鬱鬱蔥蔥,一棵仰臥,一棵空腹,據說在樹上能找出十二生肖的形象;柏山環山都是柏樹,不長荊棘和其它樹種。柏樹樹紋左扭,樹尖均為焦頂,象燒過的痕跡,片葉不生,樹齡越長焦頂越明顯,歷代視為一奇。

三寶:八仙慶壽、晴雨碑、金代石雕。南樂樓簷下雀替為三組透雕木刻,雕刻工藝精湛,左為“漁樵”,右為“耕讀”,中間為“八仙慶壽”。其中“八仙慶壽”,不同的人物在精緻的花卉襯托下生動活潑,實為木雕之珍品;晴雨碑是目前發現的東嶽廟最早的一塊碑,它刻於元正二十一年(1361年),具有提供“晴雨預報”的功能。天將下雨,碑面即呈現水珠,以示雨兆,十分應驗,為稀世奇珍;金代石雕是指獻亭內的四個雕龍石柱和下面的四個覆盆柱礎。

四絕:環形廟院、高空遊廊、品字戲臺、音韻繞空。東嶽廟周圍建築與中軸臺基之間,有一圈寬敞地帶,可環繞行宮大殿四周,盡覽大院風光。這種獨具一格的“環形廟院”,在全國寺廟中甚屬罕見;在七十二司之上建有環型樓廊,南連樂樓北接清虛宮。此亦為東嶽廟所獨有的建築;大殿前建有3座戲樓,分東、西、南排列成品字形。東西樂樓較小,南樂樓為正面大戲樓,此種佈局實不多見。據說過去戲班子都想來此演出以出名,只有在東、西兩個小戲樓上唱“對臺戲”,獲勝的一方才有資格上南樂樓進行演出;戲樓的建築遠用了聲學原理,東西有兩廂閣,樓下設定三通道,形成五個龐大的音箱,七十二司的窯洞將聲音多角度、漫反射,使戲臺樂聲迴音盪漾,唱唸吐字清晰悅耳,充盈整個廟院。

廟中還有一個現象很有趣,昌衍宮也叫送子娘娘殿,許多婦女來此求兒乞女,這裡有許多的小孩鞋,想要男孩就拿左腳鞋一隻,想要女孩就拿右腳鞋一隻,如願以償後則須送回一雙鞋還願。久而久之,這裡的鞋越來越多。

蒲縣的旅遊景區景點還有五鹿山自然保護區、梅洞山景區、峽村峽谷風景區等。

蒲縣東嶽廟,遊覽天堂、人間和地獄,還有一靈二奇三寶四絕景
蒲縣東嶽廟,遊覽天堂、人間和地獄,還有一靈二奇三寶四絕景
蒲縣東嶽廟,遊覽天堂、人間和地獄,還有一靈二奇三寶四絕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14 字。

轉載請註明: 蒲縣東嶽廟,遊覽天堂、人間和地獄,還有一靈二奇三寶四絕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