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在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水門村就有這樣一座“龍門橋”,是化龍歷史最長也是唯一一座單孔石拱橋。
12月14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水門村探訪這座古橋。龍門橋於2002年9月公佈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龍門橋儲存較好,結構穩定,如今仍然正常使用。據說,修建它的人曾在江西白鹿洞書院讀過書,官至刺史,至於古橋修建年代,已無確鑿資料來印證。
這座古典敦實的古橋,不僅是水門村的地標建築,還是村民每年端午觀“扒龍船”的最佳位置,凝結了濃濃的鄉情。
這座石拱古橋成為水門村地標建築
龍門橋坐落於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水門村萬崗路二橫巷11號前,為東南走向的紅砂岩單拱石橋,橫跨於水門湧上,橋長21.84米,寬3.73米,是每年龍舟比賽的必經之路。橋身正面石匾刻楷書“龍門”兩字,背面石匾題刻“鹿洞真源”。
記者發現,這座單孔石拱橋橋身為紅砂岩砌築,橋身主體為暗紅色,中間有一道白色石拱,鑲嵌於橋拱腰間。橋頭邊,大樹茂盛,遮出一片陰涼,橋下河涌水靜靜流淌,有村民在附近佈網捕魚。
記者注意到,這座古橋 上沒有護欄,以花崗岩條石鋪砌臺階,沿著階梯拾級而上,橋面寬闊平整。中午時分,不少學生放學後結伴而行, 途經龍門橋返回家中。
龍門橋是水門村的地標建築,也是水門村最具人氣地方。濃蔭遮蓋下的龍門橋頭和涼亭內是鄉民們歇息納涼的好去處。龍門橋附近有一座天后宮、文武廟,龍門橋旁邊還建有一座名為“思鄉亭”的小亭子,上有對聯:“思祖溯源歸鹿洞,鄉情溫暖躍龍門”,村民常常在此亭中休息閒聊。
古橋到底多大歲數,至今無人知曉
據傳,龍門橋為一名李氏族人出資所建,他曾在我國四大書院之一的江西白鹿洞書院讀過書,後來官至刺史,為了紀念這段求學經歷,題字"白鹿真源",橋上四個字就來源於此。不過亦有村民認為李氏一族是由鹿洞遷徒而來,因此得名。
記者看到,橋身的左下方釘著一塊"廣州市登記文物保護單位"白色小牌,證明著它的文物價值。至於龍門橋到底有多大歲數,至今仍是個謎,大家只知道它在民國六年(1917年)和1995年,都曾重修過橋面。有村民認為龍門橋建於南宋,有700多年曆史,但這已經無法考證。原橋的興修與重修都有碑記,放置於橋邊的天后宮內。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該廟遭損毀,碑亦散失。
有專家認為,從建築風格上看,該橋始建於清代。該橋保留了原有的修建風格,此橋對研究番禺清代橋樑建築歷史和該村的風土人情提供了歷史實物。
據統計,化龍鎮目前共有109處文物保護單位,總數排番禺區第二位。這些文物中,有省級、市級、市登記、區級和區登記的;有儲存良好,也有年久失修的。它們歷經了百年歲月的洗禮,見證了化龍的滄海桑田。龍門橋,正是化龍古蹟之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配圖:廣州日報圖片記者李波、肖桂來 攝
影片:廣州日報全媒體影片記者 李波、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