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古城的鳳凰虹橋,攝影師@沈欣洪)
(請橫屏觀看,杭州西湖錦帶橋,攝影師@胡寒)
(詩句出自卞之琳《斷章》,下圖為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的石橋,攝影師@王昆遠)
(詩句出自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下圖為杭州西湖壓堤橋,攝影師@非漁)
(浙江嘉興烏鎮的古橋,攝影師@李力群)
這便是索橋
(怒江上的單索溜索,位於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六庫村附近,攝影師@芮京)
是為浮橋
(廣東潮州廣濟橋,始建於公元1171年的南宋,最初為浮橋,如今集梁橋及浮橋於一體,浮橋部分可以開啟,用於通行大型船舶,下圖為浮橋部分的拼接現場,攝影師@林宇先)
是為梁橋
(蘇州天平山的石橋,攝影師@趙永清)
是為木樑木柱橋
(貴州黎平縣肇興鄉堂安侗寨守寨橋,攝影師@陳俊宇)
(請橫屏觀看,浙江麗水宏濟橋,始建於明代,橋下為X型的支撐,攝影師@盧文)
是為石墩木樑橋
(江西婺源彩虹橋,始建於南宋,在今年遭遇洪水,部分受損,攝影師@王毅)
(福建連城雲龍橋,修建於清代,攝影師@劉豔暉)
(甘肅省康縣平洛鎮團莊村龍鳳橋,攝影師@吳衛平)
(甘肅文縣石坊鄉石坊村合作化橋,攝影師@吳衛平)
(湖北利川市毛壩鄉花板村永順橋,攝影師@吳衛平)
是為木拱橋
(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舉水鄉白雲橋,始建於明代,攝影師@吳衛平)
(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後壟村古橋,為木拱橋,攝影師@林祖賢)
(湖北省來鳳縣接龍橋,攝影師@吳衛平)
是為石墩石樑橋
(雪後的上海豫園九曲橋,攝影師@石天金)
(杭州西湖玉帶橋,攝影師@胡寒)
(福建泉州洛陽橋,始建於北宋,攝影師@霧雨川)
(福建泉州安平橋,始建於南宋,攝影師@姜青芳)
便以圓拱代替石樑
是為石拱橋
(圓拱受力分析,製圖@陳隨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浙江紹興安昌古鎮的橋,攝影師@盧文)
(福建寧德溪口村永安橋,攝影師@林文強)
(請橫屏觀看,北京故宮內金水橋,始建於明代,攝影師@柳葉氘)
可以組合出聯拱石橋
(江西贛州太平橋,始建於明末,攝影師@米蘭的視界)
(請橫屏觀看,杭州拱宸橋,攝影師@江南君)
(雲南麗江黑龍潭五孔橋,攝影師@劉珠明)
(貴州鎮遠古鎮祝聖橋,始建於明朝,攝影師@李雲鵬)
(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頤和園內最大的石橋,攝影師@清心草)
(請橫屏觀看,江蘇蘇州寶帶橋,始建於唐代,由蘇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寶帶橋之名的由來,一說是王仲舒籌措建橋資金時,捐出了腰間的寶帶;一說因橋似寶帶浮於水上而得名,圖片源自@VCG)
是為敞肩拱橋
(請橫屏觀看,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趙州橋,攝影師@石耀臣)
(上文出自蒼巖山的石刻,下圖為河北省井陘[xíng]縣蒼巖山橋樓殿,攝影師@吳衛平)
(江蘇無錫太湖黿[yuán]頭渚萬浪橋,黿頭渚是一處著名的私家園林,萬浪橋是點綴太湖的景物,攝影師@朱金華)
(湖南江永縣上甘棠村步瀛橋,始建於明代,攝影師@鄧飛)
(上文出自白居易《夢蘇州水閣寄馮侍御》,杭州西湖玉帶橋,攝影師@朱露翔)
(浙江麗水市松陽縣三都鄉松莊村古石橋,攝影師@李偉林)
(上文引自洛夫《愛的辯證》,下圖為揚州瘦西湖的石橋,攝影師@清溪)
(請橫屏觀看,詩句出自杜牧《阿房宮賦》,安徽黃山歙縣太平橋,攝影師@堂少)
(詩句出自白居易《小橋柳》,下圖為江蘇蘇州拙政園,攝影師@方托馬斯)
(詩句出自陸游《沈園二首·其一》,江蘇蘇州黎裡鎮進登橋,攝影師@趙永清)
(詩句出自劉禹錫《和牛相公遊南莊醉後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圖為湖北宣恩縣高羅鄉清水塘村的石拱橋,攝影師@文林)
(請橫屏觀看,上文詩句出自雍陶的《題情盡橋》,下圖為四川綿陽安州區姊妹橋,攝影師@吳衛平)
(上文出自劉百熙的對聯,圖為江西上饒婺源縣段莘鄉王村,一位農夫牽著黃牛從殘橋中走過,圖片源自@VCG)
(詩句出自陸游《柳》,下圖為蘇州石湖,攝影師@伍敏君)
(詩句出自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下圖為杭州西湖壓堤橋,攝影師@非漁)
更是力與美的交融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03
印象裡的古代中國
有粉牆黛瓦
有飛簷翹角
還有撐著油紙傘的姑娘
還有
走過彎彎小橋
······
······
······
······
那座橋
或臨水梳妝、波光生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或長虹飲澗、分外妖嬈
在這片古老而蒼勁的大地上
這些古橋
如同“長虹”“玉帶”“新月”
在粼粼水光的倒映中
撼動千千萬萬人的心
(中國現存主要古橋分佈,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橋不僅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幫助人們歡聚、交流
更構成了一個令人神往的
詩意世界
那裡有一點遐思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石橋
有一種悽婉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也有一絲愛意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詩句出自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下圖為雲南麗江石橋,攝影師@劉珠明)
在這古橋煙雨中
似水的柔情
滋潤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
古橋身上所擁有的
極致之美
古橋淵源
橋的本質在於連線
作為一條“空中之路”
溝通兩岸
便是它的使命
02
為此
橋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
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模樣
在中國西南地區
深谷遍佈、激流如箭
兩岸之間相連的繩索、鐵索
便成為過河的最佳選擇
過橋之人
凌空滑行、命懸一索
而在水流稍緩之處
人們嘗試將舟船
相互連線,直通兩岸
以水的浮力作為支撐
在沒有鋼筋水泥的時代
即使面對長江、黃河這樣
在中國數一數二的超級大河
浮橋也能攻堅克難
直教天塹變通途
(歷史上長江、黃河部分古浮橋分佈圖,現今已經不存,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從廣闊的水面、極深的河道
到了小河小溪
橋的形態也隨之變化
在浮橋和索橋之外
更多的橋以橫樑作為主要承重結構
有的獨木成橋
有的架石為渡
相較堅硬的石材
便於加工的木材
成為古人營建梁橋的首選材料
他們以榫卯連線起“梁”與“柱”
有的橋以垂直的木柱
支撐橋身
支撐橋身
掩映山林之中
有的橋以斜向的木柱
橋上點點燈火
照亮寧靜的鄉舍
然而
然而
木置水中日久必朽
古人以更為耐久的石材
代替木材製作橋墩
石墩木樑橋
隨著鐵器時代的到來
古人運用鐵器和石材
成功“解鎖”了樁基技術
讓橋樑像樹木生根一樣
牢牢抓地
(運用了樁基技術的石墩木樑橋示意,製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而石墩木樑橋的石墩
面對水流的沖刷
發展出船型的橋墩
以其尖銳的迎水面
削弱水流的衝擊力
使橋墩更加穩固
在穩固的石墩、石岸之上
古人嘗試將木材
層層疊置挑出
類似伸出的臂膀
使木樑橋的跨越能力大為增加
創造出跨度更大的
伸臂梁橋
有的兩岸相遠
中間以橋墩支撐
橋墩兩側同時“伸臂”
形似巨型斗拱
以“微薄之軀”承接住偌大的橋身
有的兩岸相近
中間不設橋墩
兩岸相向“伸臂”
或平直展開
或斜向展開
除了“伸臂”之外
斜向撐架
也能支撐橋身
飛架兩岸
在我國木結構橋樑中
還有一種獨特的型別
它由多個木構件
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縱橫相貫
(木拱橋結構示意,製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20世紀70年代之前
人們曾經斷定
這種營造技藝已經失傳
只有在《清明上河圖》中
留下的身影可以供人憑弔
然而事實上
木拱橋依然活躍在這片土地上
浙江泰順三條橋
福建古田公心橋
甘肅渭源灞陵橋等
都是木拱橋“家族”中的一員
這些橋的受力結構與施工技藝
與《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
一脈相承
從木樑木柱橋
到伸臂梁橋、木拱橋
木橋的形態如此絢爛多姿
但是限於木材的材料特性
其受力結構已經走到了演化的盡頭
再難發展
與此同時
也隨著古橋迭代演進的浪潮
也逐漸走上了崛起之路
與木橋一起引領風騷數千年
石橋煙雨
在木結構橋樑遍地開花的同時
原先石墩木樑橋中的木樑
也被替換為石樑
石樑橋常常筆直而建
便於施工
在天光水鏡之間
如一線長龍
分隔天地
(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的石橋,攝影師@趙永清)
也有曲折多變的石樑橋
點綴遊賞之處
別有妙趣
為了下方過船
古人將石樑橋中段架高
抬升橋面以保通航
全面使用石材的石樑橋
憑藉古人的智慧與技藝
在施工技術以及長度等方面
施工技術
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大橋
洛陽橋
也是石樑橋
也是石樑橋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
古人將橋墩搭建完成之後
在水下基石上養殖牡蠣
以牡蠣所分泌的膠狀體液
將石塊粘合在一起
以維持橋基之牢固
為全球首創
中國現存最長的古代橋樑
安平橋
其2255米的橋身
是洛陽橋的2.25倍
被古人讚譽為
“天下無橋長此橋”
因橋過長
古人在造橋之初
特意在橋上建有5座亭子
以供行人歇腳
正所謂
正所謂
正所謂
正所謂
“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
在長時間的現實考驗之下
古人逐漸發現
橫平豎直的石墩石樑橋
一般從橫樑中間開始損壞
將垂直的壓力轉化為側推力
減少折斷
單拱石橋
在南方更為常見
發達的水網讓這裡
橋橋相連、橋橋相望
由於通航需求
南方的拱橋橋洞往往高挑
水鄉的溫柔
恰似於石橋斑駁、濃藍碧水之間
泛舟而過
而相較於南方拱橋
北方的拱橋
稍顯扁平、古拙厚重
例如故宮內規模最大
最華美的一組石拱橋
內金水橋
如果說內金水河
好似一張被拉滿的弓
河上的5座石橋便如
弦上之箭、長直平實
石拱橋雖然出現較晚
但是一經形成便迅猛發展
以蓬勃的生命力
成為現存古橋的主流
它吸收了
一部分石樑橋的製作方法
甫一開始
便擁有了相對完善的施工技藝
(石拱橋結構示意,製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在單拱石橋的基礎上
將拱與拱相連
雙拱相連
如江西太平橋
更特別的是
橋上還建有一拱
屋瓦牆脊翹首長空、別具一格
三拱相連
如湖北武當山迎恩橋
杭州拱宸橋等
五拱相連
如河南汝寧濟民橋
天津薊縣黃崖關長城水關
還有和玉龍雪山同框的
雲南麗江黑龍潭五孔橋
六拱相連
如背倚喀斯特地貌的
貴州祝聖橋
還有十一拱相連的盧溝橋
十七拱相連的頤和園十七孔橋
以及雲南建水雙龍橋
乃至五十三拱的
蘇州寶帶橋
這種石拱結構
還能在構造上更進一步
在大拱的“兩肩”
分別新增小拱
(虎跳峽的現代橋,在鋼筋混凝土大橋橫行的今天,這種敞肩拱技術仍在沿用,攝影師@wzkdream)
大拱“兩肩”新增拱洞的設計
既節省了材料
減輕橋體自重
又能夠在洪水來襲時
輔助洩洪
使得橋身既穩定又輕巧
修建於隋朝的
趙州橋
作為世界現存最早的敞肩拱橋
其歷經10次水患
8次戰爭與多次地震
依然頑強地挺立著
成為中國橋樑史上
一座屹立不倒的豐碑
力與美的交融
從木樑橋、木拱橋
到石樑橋、石拱橋
再到敞肩拱橋
中國古橋在力學與技術上
一步步臻於完善
從外觀上來看
古橋也從單純的力學工程
進階為一種風景
名湖盛景之地
多以長橋點綴
“泠泠寒水帶霜風,更在天橋夜景中”
(上文引自杜牧《洛陽秋夕》,下圖為杭州西湖長橋,攝影師@張聖東)
千丈懸崖之處
也有古橋飛臨其上
“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影共樓飛”
江南園林之中
橋不再以實用與堅固
為唯一的追求
古人以人造石橋探尋天然之美
“雖由人作,宛如天開”
這些景色在人們心中
留下了極為讚歎的印象
“長虹飲澗”“新月出雲”
“玉帶浮水”“蘇堤春曉”
“斷橋殘雪”“盧溝曉月”
古人從不吝惜
對於橋景的溢美之詞
小橋流水這四個字
甚至成功“代言”了江南的形象
唐代詩人白居易
在睡夢之中也對此念念不忘
“揚州驛裡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
這些景色還被收入畫中
《滕王閣圖》
《千里江山圖》
《金明池爭標圖》
古橋在其中都有傳神之筆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區域性,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橋不僅是一種風景
也是一種滄桑
詩人在橋上踟躕
灞橋折柳
見證多少離愁
楓橋夜泊
留下千古名句
歷史也從橋上匆匆而過
歷經對日抗戰的盧溝橋
紅軍勇士飛奪的瀘定橋
都曾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傳說在古橋的煙水迷霧中
愈發動人
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
許仙白娘子離別的斷橋
引渡生生死死的奈何橋
還有那痴情的尾生
在橋頭苦等心上人
當洪水來臨,他緊抱橋柱而亡
“水來,我在水中等你;火來,我在灰燼中等你”
橋不僅是一種滄桑
更是一種深情
這種深情
可以是壯麗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
可以是憂愁
“細水涓涓似淚流,日西惆悵小橋頭”
可以是追憶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可以是野趣
“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可以是傷別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
可以是通達
“水從碧玉環中去,人在蒼龍背上行”
可以是春意
“春來無處不春風,偏在湖橋柳色中”
可以是懷念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就是中國古橋
它是工程、是風景
是滄桑、是深情
創作團隊
撰文:李張子薇
圖片:餘寬、謝禹涵
設計:王申雯
地圖:陳志浩
審校:擼書貓、張靖
封面攝影師:清心草
專家稽核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李亞東教授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陳寶春教授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穆祥純教授級高工
(排名不分先後)
特別鳴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唐寰澄等. 中國科學技術史·橋樑卷[M]. 科學出版社, 2000.
[2]王俊. 中國古代橋樑[M]. 中國商業出版社, 2015.
[3]茅以升等. 中國古橋技術史[M]. 北京出版社, 1986.
[4]肖東發等. 古橋天姿——千姿百態的古橋藝術[M]. 中國出版社, 2015.
[5]中國公路學會. 中國廊橋[M].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