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1200多年前的社畜,居然如此勵志

長安社畜圖鑑:

漂在大城市,以詩書論英雄

去年夏天,一部現象級的古裝劇火了,那就是《長安十二時辰》。

劇中用油畫級的美術場景,還原了大唐“世界第一城”的繁華絢麗,驚為天人。

圖源《長安十二時辰》

這“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的氣勢,令觀眾無不歎服,發自內心地感慨一聲:長安,大都市啊。

論體量,論人才號召力,唐時長安要擱今天,也得躋身一線城市的行列。而那些慕名而來的有識之士,和今天奮鬥在北上廣深的年輕人,其實沒什麼兩樣。

不同的是,現在以實力定高下,而當年是以詩書論英雄。

那是一個詩人輩出的年代。

貞元三年(公元787年),一個叫白居易的年輕人自從聽說了世界上還有進士,一下子就愛上了這條路,他廢寢忘食地讀書,一心要考進士。

當時,他去拜見著名詩人顧況。顧況聽說這個少年叫“居易”,開玩笑說,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

那個年代,要擠進長安居住,已經不是容易的事了。

但顧況看了這位少年呈上的詩卷,上書“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笑著說: “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詩寫得這麼好,長安還是可以讓你擠一擠的。

貞元三年,十六歲的白居易從江南入京,帶著自己的詩稿去拜會名士顧況

那時的長安,可以說是每個中國人最嚮往的地方。它那麼包容和自信,充滿了活力。

我們最最熟悉的詩人們,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那時他們都年輕,都擁有卓絕的才華,他們懷揣著夢想來到長安,和今天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一樣,要賺錢,做官、買車,買房。

面對人生地不熟的境地,他們不得不沒臉沒皮地自我吹捧,干謁求人 ,販賣自己的詩才,希冀有朝一日遇到伯樂。

編者注:進士科考試不糊名,考試之前,考生們必得謄抄 自己最得意的文章詩篇成卷,投送給高官,以求考官在試卷上看見熟悉 名字時,能夠“擇熟錄取”。久而久之,這成了規矩,叫“干謁”。

後“安史之亂”時代的長安:

有詩相伴,長夜當歌

沒有一個朝代比唐代更為燦爛輝煌。

圖源《長安十二時辰》

不僅當時它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在短短的開元、天寶年間,文學史上最好的詩人彷彿約定好了似的相繼誕生。

然而安史之亂的爆發給予這個國家以毀滅性的打擊,在戰亂之後,依然延續了一百四十多年。盛唐飽滿多汁的自信漸漸乾癟下去,釀出一點苦澀。

這裡見證過太多詩人的盛放和隕落。

一個在長安蹉跎十年的倒黴詩人正越過驪山,他新得了八品官位,要把寄居異地的妻子兒女接到長安來住。

黑夜裡,當他把凍僵的手指揣進懷裡,在山頂的北風中分辨出華清宮的樂曲聲時,他不知道,他的小兒子沒有等到他回家已經餓死了。

他也不知道,這一次離開長安,就是他與這座記憶裡繁華富足的城市的永別。當他再次回來,它已經同這個國家的尊嚴一道被摧毀。

但,在這之後無盡的漂泊裡,他總費盡心力想要回到這座對他並不友好的城市,這是他的責任。這是杜甫的“長安奧德賽”的故事。

杜甫在安史之亂中被安祿山的軍隊抓回長安。他實在太不重要了,甚至可以在城裡四處走動。

不同的是,他敬仰的詩人王維已經被反綁雙手,刀鞘搗嘴,從長安押解到洛陽。

戰爭剛開始時,王維像許多老實的朝官一樣信賴他們的皇帝,在長安城裡大家族紛紛舉家南遷時選擇留在城裡。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六月十三日,他像往常一樣進宮早朝,當宮門開啟,只有一地狼藉。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被拋棄了。這是王維“天之驕子的隕落”。

與此同時被押進牢房關著的,還有李白。

他被遠遠地關在潯陽,罪名是“從賊”。他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個瘋子,但他不在乎。他想做官,想飛黃騰達,想要黃金盤子、碧玉酒杯。

但與身世清白、家族顯赫的小朋友杜甫不同,他甚至沒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所以,只有“佯狂”,只有鋌而走險。這是李白“賭徒”的故事。

關於李白、王維、杜甫、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的故事,都收錄在北溟魚的新書《長安客》裡。

這本書可以說是“大唐版《人類群星閃耀時》”,用八個催淚故事,串聯起大唐由盛轉衰直至滅亡的一段歷史。

從詩人的眼裡,看見時代與命運,年輕人在大城市裡的夢想、艱難和漂泊,那些不朽的詩篇,就來自他們無數歡欣和至暗的時刻。

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撕去“詩聖””詩仙““詩佛”的標籤,他們也是不稱職的爸爸,被排擠的機關幹部,努力賺錢的打工者。

對他們而言,詩句可以交換功名,鋪展開自己人生地位和財富的籌碼。他們也不曾想到,自己的詩句會穿越千年,陪伴過無數人。

或許你也是從小也是吟哦著他們的詩作長大。在孤獨、彷徨、痛苦、猶疑的時刻,你也不知道為啥會從腦子裡蹦出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輩豈是蓬蒿人”。

那些詩句已經是浸潤在血脈裡的文化基因,詩詞是蟄伏在生命深處,卻擁有能夠掙脫現實力量的一種浪漫和詩意。

它們一定“曾經影響過你,曾經在你心裡播下種子,或者是長出了鮮花,或者是長出了野草,或者是長出了你自己都不認識的東西,或者是什麼也沒長出來但是在地底下始終在那裡你能感覺的到。”

“背過一些詩詞的真正意義是,當你身臨絕壑孤獨無依的時候,會有往世先賢一個個來陪伴你,空寂無垠的曠野和走不到頭的路上,會有繁星為你而閃爍。”

然而,大表哥想說的是,瞭解他們的故事,才能重新認識他們,看見和我們一樣的人。

在他們對自我和時代的追問裡,看見尊嚴,信仰,愛與同情,生命的意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11 字。

轉載請註明: “天生我材必有用”:1200多年前的社畜,居然如此勵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