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椿樹溝裡榆錢變身搖錢樹,劉三哥的人生如歌

由 機東林 釋出於 休閒

編者按:崮秀天下,世外桃源。作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的蒙陰,在生態立縣、生態強縣、生態富民“三步走”戰略中,既讓這個以紅色文化底蘊深厚而聞名的縣域有了突飛猛進發展,也用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為世人留下一片清新怡人的山川碧水。每個人心中都期待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2022年初夏時節,由南向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驅車行程累計近千公里,在這裡探尋一趟醉人鄉村之旅。

見習記者高松 通訊員 張聖虎 匡秀福

椿樹溝最上游,一棵百年榆錢老樹,帶來的收入居然抵過好幾畝耕地。它紮根大山、向陽而長,目睹了“劉三哥”農家樂的欣欣向榮,也見證了劉三哥的如歌人生。

榆錢窩窩頭、涼拌榆錢、榆錢攤雞蛋……做成菜端上桌,就是收入。“劉三哥”本名劉英啟,不善言辭的他,做菜功夫源自農家小炒。

2014年4月28日晚,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部火熱開播,椿樹溝的美被外界知曉,也打破了椿樹溝以往緩慢寧靜的生活。蒙陰縣領導進山為村民支招發展鄉村旅遊,看到劉英啟家庭院寬闊,建議他拆掉院牆辦個農家樂。村鄰口中,劉英啟因兄弟排行老三,經常被喊作劉三哥,沒多琢磨他就用這個名號做了一個招牌。

原本其貌不揚的農家庭院,在蜂擁而至的遊客眼裡,卻是他們樂於追索的原生態、近自然。再加上當地政府扶持打造的敞開式臨水餐廳和定向廚藝培訓,劉三哥農家樂逐漸風生水起。

院中那棵一抱多粗,不知是栽於何年何月的老榆樹,是天然棚架,簡單搭個棚頂,成了劉三哥的敞開式廚房。榆錢掛滿枝頭的季節,食客們點名要品嚐,伸手擼一串榆錢,或是做湯或是成菜,都是鄉野鮮美。一季榆錢下來,這棵樹給劉三哥帶來的收益,遠超他家種地收入。

時光再往前,劉三哥從未想過這棵老榆樹會成為家裡的搖錢樹。那時,椿樹溝是個村裡人爭相逃離的犄角旮旯。“都是千方百計想出去,特別是要把孩子送出去讀書工作。”劉三哥的兒子劉力結婚時,因為椿樹溝山陡路難走,小轎車進山要麼刮底盤要麼堵路上調不了頭,一聽是到椿樹溝送親,婚車領隊直搖頭,加錢也不願來。

就像劉三哥地鍋裡的栗子雞,要用山泉水熬煮近一小時再猛火收汁才能激發出最濃郁香氣,紀錄片帶火偏僻山村後,椿樹溝的蝶變也在村民的堅守和當地政府的“猛火”扶持中悄然而至。椿樹溝不僅成功建立國家AAA級景區,還在2021年被命名為首批山東省景區化村莊,併入選山東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精品旅遊特色村)名單。

“剛開始只有五六張桌子,現在有四十張,還整理出八個房間做民宿。”農家樂越來越紅火,劉三哥和妻子忙不過來,原本在臨沂城區工作的兒子也辭職回家助陣。

劉力的迴歸在椿樹溝不是個例,全村16家農戶都相繼辦起農家樂或民宿後,品質上臺階、模式再創新的重擔大多落到家裡年輕人身上。曾經困住世代村民的山脊深溝,成了他們這代人傳承的致富家業。

劉三哥農家樂門口有一塊傲然挺立的天然岩石,剛辦起農家樂時劉三哥就琢磨在上面刻幾個字,但一直沒琢磨好就沒貿然動工。劉力建議,一面寫上“劉三哥”招牌,另一面刻“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