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歷史的多重偏愛、山水與人文的絕美融合,賦予了溫州這方土地無限的神奇與魅力。
在這片土地上,曾孕育了中國的山水詩,更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我們可以在麗水街、嶼北村領略楠溪江的田園詩畫,更可以感受到紅十三軍英勇悲壯的戰鬥歷程。
永嘉縣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部舊址
麗水街(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巖頭事件”舊址東宗祠堂)
嶼北村(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亭)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部舊址
楠溪江 粥粥攝影
悠悠三百里楠溪江,這裡不僅是山水詩的發祥地,更是世人心中最美的桃花源。
這樣婉約的一個地方,有著屬於她的熱血和剛強。許多紅色旅遊遺址,為楠溪江的婉約染上時代的鋒芒。
紅十三軍軍部舊址
楠溪江腹地巖頭鎮五尺村,便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部舊址。紅十三軍直屬中央軍委領導,是當時編入正式序列的全國十四支紅軍之一,下轄三個團,共有6000人左右,經歷大小戰鬥一百餘次,曾攻克麗水、平陽、縉雲縣城,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譜寫了氣勢恢弘的動人篇章。
朱魯敏 攝
在舊址的紀念碑廣場中央有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石雕,雕塑的場景與人物再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革命先烈英勇鬥爭的群像,重現了革命先驅威武不屈的光輝形象。
麗 水 街
這會有一個地方如你夢中的牽掛
如你時光裡的等待
這裡會有悠遠的河流
如畫般的老屋和安靜古樸的街巷
赴一場江南的遇見,在麗水街
麗水街
除了江南的婉約,麗水街也有著紅色革命的鏗鏘。
紅十三軍“巖頭事件”的舊址東宗祠堂就位於麗水古街旁。祠堂門口寫有“革命勝蹟東宗祠堂”的介紹,祠堂坐南朝北,建築方正,兩邊是迴廊,中間有一座正方形古戲臺。
1932年,紅一團團長雷高升及70餘名紅軍戰士在永嘉巖頭東宗祠堂被國民黨設計誘捕,大部分壯烈犧牲,“巖頭事件”標誌著紅十三軍鬥爭的最終失敗。這座浸染著紅軍鮮血、承載著沉重歷史的祠堂目前保留完好,如今是永嘉曲藝書場和文化禮堂。
嶼 北 村
嶼北村地處巖坦鎮北面1.5公里處,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歷代簪纓迭起,人才輩出,是一座特色鮮明、文風濃郁、儲存完整的古村。
嶼北始建於唐朝,有著千年歷史。從南門進村,古老的石板橋,葉子微微金黃的銀杏樹,一隻黑天鵝徜徉在護寨河中,景色特別美。這裡是典型的江南古村落,在青山溪流水聲中,一晃千年,卻寂寂無聲。
嶼北村是楠溪江流域儲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鵝卵石、山塊石和條石壘成的牆基犬牙交錯,久經風雨的粉牆斑駁脫落,腳下的路平整卻坎坷,一景一物無不寫下歲月的滄桑。
古村承載著上千年的文化底蘊,向來以耕讀作為傳家的典範。這樣寧靜的小村莊,在幾十年前卻也曾經激昂過。在嶼北古村,可追憶革命年代當地農民爭取民族獨立而自發武裝起義鬥爭史。
在這裡矗立著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亭,似乎還儲存著當年壯士們斷腕的決心,還在訴說那段塵封的紅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