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本與海通,這是古今一致的看法?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抺總相宜”。與古代美女西施媲美的西湖,究竟是怎樣形成的,至今學術界仍眾說紛紜。而弄清楚西湖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對西湖的現在和未來發展都有重要價值。
一種說法認為是由於築塘而形成的。西湖本與海通,這是古今一致的看法,自劉宋文帝時錢唐縣令劉道真在《錢唐記》所記,東漢時錢唐郡議曹華信為防止海水侵入,招募城中人民興築了“防海大塘”,及成,“縣境蒙利”,因之便連線唐縣衙門了遷來了,這就是今日杭州市的前身,西湖從此與海隔絕而成為湖泊,此說為歷代學都所承襲,流傳至今。
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先生透過詳細實地調查研究,主張西湖原是一個瀉湖,這個觀點認為,西湖本為海灣,後由於江潮挾帶泥沙在海灣南北兩個岬角處(即今吳山和寶石山)逐漸沉澱堆積發育,最後相互連線使海灣隔絕了大海而形成瀉湖。
林化東先生對眾多研究者主張的“西湖是因為東漢華信築塘成功後才形成”的說法提出商榷,認為倘確有華信築“防海大唐”,其功能應是防禦漲潮衝擊吞沒陸地的捍漲塘,如同1983年7月在杭州江城路立交橋所發掘的五代錢氏捍海塘的功能一樣,說明東漢華信築防海大塘時,內側地帶早已成陸,然因常受潮患,故在海潮中要害處“立塘”,保護陸地不被海水吞沒。這並不能理解為華信在吳山與寶石山之間,築起一條如同建造水庫時的攔洪蓄水大壩後,從而促成西湖的形成。林氏主張最遲在東漢之前,西湖早已形成。
吳維棠先生從西湖東岸望湖飯店地下4米深的鑽孔取樣中,發現有一黑色富有機物質和植物殘體的粘土層,碳14年代檢測得知距今2600年左右。白堤錦帶橋兩側的五六米深處的鑽孔中,有一炭化程度較高的泥炭層,厚10—50釐米,用其上部的桔梗作碳14年代測定,為距今1805年左右。泥炭層之下是青灰色粉砂質粘土,富有機質和炭化的植物乾枝,表明當時西湖已是沼澤。
據此估計,西湖在春秋時代已經沼澤化。在疏通西湖的時候,工人們曾發現一些石器和戰國至漢代的鐵斧,很可能是人們從事漁獵生產活動失落的。因此,吳維棠先生推斷:在西漢前,杭州非但不是海灣,連海灣成陸後遺留下的殘跡湖都已沼澤化。這就無怪乎《史記》、《漢書》等古籍中,只記及錢塘縣和別的湖泊,而沒有古西湖的記載。
儘管至今人們還不能清楚地知道西湖的成因,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相信科學家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