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一直是一個大陸強國,基本沒有向海洋擴張。中國大陸周邊有無數的島嶼,如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南洋群島等,但是,幾千年下來,中國手中只有海南島和臺灣島兩個大的島嶼。在明朝時期,中國打造世界一流的艦隊,但是艦隊並非去海外擴張,而是去宣揚國威、大肆冊封、搞朝貢外交,終明朝一代,沒有為中國多佔據一個島嶼。為什麼中國古代不熱衷於海洋擴張呢?
世界古代的國家和文明,我們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農耕文明、商業文明(海洋文明)和遊牧文明,有人認為還有“漁獵文明”。實際上只有漁獵民族,並沒有漁獵文明,因為漁獵階段是沒有進入新石器的民族,一旦進入了文明時代,漁獵經濟就被取代了。這裡文明的意思不是說有文化,而是進入了國家階段。
農耕文明的主要位於大河流域,所以也叫做大河文明。農耕文明的經濟依靠農業,國家財政收入主要從農民或者農奴的勞動者獲得。因此,農耕國家的擴張,就是想擴大耕地面積,得到更多的徵收人口,加強國家的勢力。例如,埃及的主要擴張方向是沿著尼羅河谷擴張,西亞的國家基本都是想佔據廣大綠洲地區。中國是最典型的農耕文明國家,因此擴張的主要方向就是黃河、長江、珠江等流域,其中比較適合農耕的遼東、西域、河湟谷地、河套平原也是中國主要的擴張方向。但是深入北方的大草原地區,以及東南亞的叢林地區,那就無法擴張了。中國周邊有很多島嶼,在古代人煙稀少,如果想佔據也容易。但是對於中國來說,佔據這些島既不能增加耕地,也不能增加多少人口,所以古代王朝就不願意向海上擴張。
凡海外夷國,如安南、占城、高麗、暹羅、琉球、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逼近中國西北,世為邊患,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朱元璋《皇明祖訓》商業文明的擴張和農耕文明就不同了,它們主要是為了佔據更好的交通據點,以便得到更好的商業條件。世界最早的商業文明是腓尼基、希臘和羅馬,他們的擴張方向都是地中海周邊為主,例如腓尼基和希臘在地中海和黑海一帶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而羅馬將地中海變成了內湖。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將海上擴張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在全球建立殖民地。
羅馬和迦太基爭奪地中海霸權的戰爭那麼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動力是如何來的呢?以希臘為例子,希臘本土不適合農耕,但是工商業發達,人口比較多,本國人口壓力大。為了去海外佔據更好的原材料產地,商業市場以及轉移本國過多的人口,於是希臘人在地中海沿岸到處建立新的移民點。在上古時代,地中海周邊許多地區還落後,佔據殖民地是比較容易的事情。在近代,歐洲人又憑藉船堅炮利去落後地區佔據殖民地。比如葡萄牙殖民擴張的目的是為了壟斷東方的香料貿易,西班牙殖民擴張是為了壟斷金銀。
另外一種文明就是遊牧文明。遊牧文明的經濟依賴於畜牧業,因此遊牧民族飄忽不定,他們活動在廣闊的亞歐大陸內部。遊牧民族的生產十分不穩定,缺乏物質積累。因此,他們形成了一種掠奪的習性,總是喜歡去發達的地區去搶。遊牧民族喜歡到處征服,不過當他們征服一個地方之後,他們如果留下來不走,他們就被當地給同化了。同時,遊牧民族自己也無法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大帝國,匈奴、突厥、蒙古等最後都分崩離析。因此,他們的征服缺乏穩定性,例如蒙古幾乎打遍亞歐大陸以及東南亞國家,但是最終留給自己的還是草原那一塊。
那中國古代有沒有走上海洋國家的機會呢?可能南宋時期,中國在逐漸向海洋文明靠近,但是本質依然是農耕的。後來的元明清三個朝代就更不在乎海上利益了。但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海盜卻有幾分海洋民族的樣子,他們因為明朝的海禁打壓而不得不鋌而走險成為“倭寇”或者“海盜”,他們失去了大陸的落腳點,只能遊蕩在大海和島嶼。
明朝時期,中國的海盜勢力崛起,他們東南亞建立了一些以商業為基礎的國家,例如“蘭芳共和國”。不過這些國家很快就被西方殖民者消滅了。不過,海盜也為中國的海上擴張做了貢獻,例如鄭芝龍佔據了臺灣島,並且移民很多到這裡,為臺灣納入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西方勢力的干涉,我想東南亞會慢慢出現一些商業文明國家。這些國家有許多可能是華人主導的,但是他們也是獨立於中國之外的,並不屬於中國。
中國古代為什麼不向海上擴張?瞭解下世界三種文明的擴張方式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8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