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莫高窟的千年聖河——宕泉河
宕泉河(又名大泉河),發源於祁連山西端的野馬南山,源地海拔3880米。源頭有冰川融水形成的幾條小河流經野馬山區,出山後,水流潛入地下,經過大約40公里扇形戈壁灘,到大泉、大拉牌等地露出來,在三危山中盤亙15公里,就來到了莫高窟,成了她的守護河。宕泉河平時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每遇漲水季節,這條小溪就會變成寬闊的河流,澆灌著莫高窟的土地,使宕泉兩岸紅柳叢生、草木青綠。根據莫高窟壁畫故事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前後,和尚樂僔站在宕泉河河谷的懸崖上,看到三危山“在夕陽下射出萬道金光,輝煌聖潔,奇異無比”,並且顯現出各種佛尊的身影祥光。於是就在腳下的懸崖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在如此荒涼的地方,因為有了宕泉河,人與自然有了如此親密地接觸,一切變得簡單、真實,可親、可愛。近處豪邁地真實著,遠處混沌地真實著。因為有了宕泉河,所有元素都如此迫切地真實著。如果張騫和堂邑父精神抖擻地穿空而來,如果竺法護、竺法乘、樂僔、法顯等高僧忽然出現在藍天黃沙之間的地平線上,如果張騫、索靖、張議潮、摩訶衍、曹議金等歷史人物從各道山谷間闊步走來,人們不會懷疑,不會覺得虛幻,坦然欣賞並把他們在洞窟壁畫上記錄下來。相信,即便野馬在遼闊的戈壁灘裡奔騰,即便九色鹿、獅子、白象、老虎等大型動物悠然走進宕泉河谷,即便佛像、飛天、供養人、五絃琵琶、鳳首箜篌、豎箜篌、篳篥、五絃、銅鈸、排簫、貝都曇鼓、雞婁鼓等自發音樂、分合聚散,守望莫高窟的宕宕河對一切色相都視而不見,她仍然會細緻入微地守護著這裡的變遷……古往今來的所有高僧、信徒、石匠、畫師,都以宕泉河這種淡定心態各就各位,各行其是,終於成就了燦爛輝煌、美輪美奐的莫高窟。(文一)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