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老外來北京,最喜歡提的三件事是:“登長城,吃烤鴨,逛潘家園”。
潘家園是指位於北京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的舊貨市場。
這個市場於2004年“首屆中國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頒獎大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古玩市場”,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筆無形資產”。
論及潘家園市場的形成,大概要追溯到清末民初。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那時國運衰落,許多達官顯貴家道中落,不得不偷拿家中的古玩站街變賣。他們考慮到站街賣寶太失身份,就選擇在三更天后打著燈籠交易,便於買方和賣方都看不清彼此的臉。
這種交易,就象見不得光的鬼一樣,也被稱為“鬼市”。
……
時間已經轉換了近百年,買賣文物已經成了違法行為,但玩古董的人還是心存僥倖,總想著在潘家園“撿漏”,他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鬼市出好貨。”
“好貨”?世上哪有那麼多“好貨”?
但是,一個人如果鐵了心要裝睡,別人是叫不醒他的。
那麼,在潘家園營生的某些攤主,就抓住這些人的心思,從趣味上迎合他們,明明自己賣的是民間作坊批次生產的工藝品,也會裝模作樣、神秘兮兮地說東西是從什麼地方的古董店收購、甚至是從地裡挖出來的。
其實,要真如攤主所說,買家就不應該再進行交易了,否則就有可能犯罪。
但很多買家,就是衝著要購買“好東西”、“真傢伙”來的,交易反而會更熱烈。
1994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北京潘家園舊貨交易市場出現了這樣一箇中年油膩男:戴眼鏡,留中分,身子微胖,卻文質彬彬。
經常在市場上轉悠的淘寶者知道他是這裡的常客,有人私下裡說他是收藏大家,於是,那些一門心思要發財的人就悄悄地跟在他身後,買他看好卻最終又沒有買的東西。
這個中年油膩男似乎很享受這種待遇,不徐不疾、不緊不慢,在各個攤位上打量、摸捏……不到半個小時,他的身後就象滾雪球一樣,滾上了幾十上百人,前呼後擁,聲勢浩大。
有人背後稱讚這個中年油膩男是市場上潤滑劑,但也有人鄙夷他是市場上的一根攪屎棍。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中年油膩男不管,他逛攤狂刷存在感,對身後的長長的尾巴大感滿意。
忽然,他看到了一件斑斑駁駁的陶俑——騎在馬上的武士俑服飾古樸,周身佈滿土鏽,依稀還留存一些未完全剝落的硃砂紅彩,似是在泥土裡埋藏了多年。
“這件兒陶俑多少錢?”他的語氣顫抖。
“5000塊錢!”賣主操著河南口音,報價後故意壓低嗓門,神情古怪地說:“您看報紙了嗎?上個月俺河南一座北魏大墓叫人給挖了。”
“怎麼只有一件?”
“家裡還有的,一次不敢多拿出來。”
中年油膩男用手摩挲著陶傭,認定這是北魏時期珍貴文物,不再說話,掏錢成交。
這個中年油膩男的真實身份是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
第二天星期一,他興沖沖地提溜著陶俑回單位,讓同行專家一起來鑑定其真假。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專家們一看,眼都直了,衝口而出:沒有錯,這就是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陶俑!
的確,報紙上有報道了,前不久,河南是有一座北魏大墓被盜掘了,那麼,它必是其中的陪葬品!
現在,居然有人在舊貨市場公開叫賣這些珍貴文物,要不要報公安機關立案處理?
專家們想來想去,覺得這種作法簡單粗暴,搞不好會損毀走私者尚未出售的文物,建議向國家申請專項撥款,及時收購。
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呂濟民老人家回憶說,在專家們的強烈要求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單位出乎尋常地很快做出反應,撥出專款,派出專家,搶救性收購古玩市場上出現的北魏陶俑。
國家既然出面收購,那就意味著買賣合法、經營得到保障,並且還證明了那個河南攤點上的東西是真傢伙。
於是,廣大普通文物愛好者一窩蜂地擁到該攤點上進搶購。
一時間,“北魏陶俑”的搶購熱潮驚動了整個藝術品收藏界。
呂濟民老人說:“(北魏陶俑)歷史博物館買了三次,故宮買了兩次。中國歷史博物館花了八十萬,故宮花了十萬吧。”
國家動用了九十萬資金,從古玩市場和各種渠道收購了數百件“北魏陶俑”,但市場上的“北魏陶俑”非但不見減少,還越賣越多,似乎無窮無盡,永無休止。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專家們倒吸了一口涼氣,同時起了疑心:這麼大批次的文物從河南出土,而且順利運達北京,怎麼當地政府一點兒反應都沒有?是不是我們被人耍了?
於是,有人提議重新對這批北魏陶俑做一次集體鑑定。
集體鑑定的結果是:從質地和特徵上看,東西就是真的,沒毛病;但從東西的海量出現來看,應該是假的。
怎麼辦?
經過一番爭論,最後的意見是:暫時停止收購,聯合河南省文物部門,請警方對此事進行徹查。
一來二去,調查結果很快得出,但大出專家們的意料:最近所有湧進北京古玩交易市場的北魏陶俑,都出自洛陽孟津縣南石山村村民高水旺辦的特藝廠。
座落在洛陽市邙山嶺上的南石山村是一個仿製古陶器的專業村,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燒製古陶器,其中以村民高水旺的技術最為出色。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高水旺於1990年註冊成立了一家陶器仿古工藝廠,專門仿製生產各種中國古代陶器。
高水旺對公安人員說:“這些東西是我生產的,不是文物,是高仿作品,以工藝品的價格出售。”
原來,是客戶們從高水旺處批發了上千件高仿作品,拿到北京舊物市場散賣。
這些客戶為了促銷,有意配合報紙上出現的盜墓案向懷揣發財夢想的淘寶者進行兜售。
那位在國家博物院工作的中年油膩男誤打誤撞,撞到了“槍口”上,被狠狠“打眼”,不期然地掀起了一場搶購“北魏陶俑”的鬧劇。
北京方面的專家還是不服,質問高水旺:你說你燒製的陶俑都是“高仿品”,那為什麼我們使用眾多現代科技儀器對它們鑑定,它們卻都能順利透過?
高水旺說,這我就不明白了,但東西千真萬確就是我做的。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為此,高水旺拿出示了一份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家”榮譽證書,還有自己工藝廠在工商局註冊、稅務局納稅的票據。
至此,眾專家無話可說,悻悻然地打道回府。
而經過這一場風波,高水旺更是名聲大噪。
其實,燒製陶傭還不是高水旺的專長,高水旺的拿手絕活是燒製唐三彩。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風波過後,高水旺的唐三彩作品先後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金獎、中國非遺博覽會“金獎”、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金獎。
文化部還授予高水旺國家非遺唐三彩燒製特藝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而在北京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第九次代表大會,也已將高水旺的作品作為指定紀念品。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34 字。

轉載請註明: 懷揣“撿漏”心態的淘寶者該醒醒了,看看,連專家都被集體打臉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