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裡的太行古村,美成詩美成畫,愛拍寫真的小姐姐快去試試吧
跟著遨遊沃德“春到太行採風攝影團”來到河南林州,一個拍攝重點是太行古村落,其中還有列為國家級的傳統村落。我們住在桃花洞,主要的活動區域是石板巖鄉。在太行攝影家寒冰老師帶領下,走過的村落有大堖、東堖、馬鞍堖、水段、梨元坪、漏子頭、車佛溝、賢麻溝等。還來到鄰近的山西省平順縣,拍了兩個很棒的古村——恭水村和葦水村(後文再做介紹)。
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巖鎮地圖
林州市地圖,可看出石板巖鎮位於該市西北部
“堖”是北方某些地區的地名專用字,意思是山崖上的村莊。實地看到,這裡的村莊都與崖有關,或在崖頂、或在崖畔,或者要翻崖過嶺才能到達。
“堖”是山崖上的村莊之意,太行山中有許多這樣的堖
走進古村落,印象最深的就是太行石板屋。這裡億萬年前是海洋,岩石有明顯的層狀結構。聰明的太行先人就把石材破成石板,鋪上房頂。石板有大有小,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和鈍三角形。三角形的石板用一個角倒立著疊加鋪設,不漏雨還美觀,起個形象的名字,叫魚鱗頂。
魚鱗頂的房屋
看看層狀結構的岩石,左下是破好的石板
在水段村,曾向兩位老人詢問,以前這石板怎樣加工、怎樣運輸。口音的原因,怎麼加工沒聽懂,怎麼運輸,聽個大概:在山上把石板破好後,要人工背下山;大石板,要用繩子綁住,四個人用槓子抬下山。“很苦,很累,很難……”。山裡人,有的是力氣,缺的是錢財,就地取材的造屋法,解決了一代代太行人的居住問題。
肩扛鋤頭、手舉手機下地去幹活
赭紅色岩石分割成方形的石料,用來砌屋牆和院牆。門窗都是木製的,屋門旁有個小神龕,不知供的什麼神?貼著“天高懸日月、地厚載山川”的對聯,蘊含著敬畏天地、感恩自然的樸素情懷。有些房子有兩層窗戶,講究的,窗戶上部做成圓弧狀,增強了裝飾性。發朋友圈後有細心的朋友問,那是二層樓嗎?看著像,但上一層似乎層高又不夠住人。一打聽才知道,是樓下住人,樓上儲物。
樓下住人,樓上儲物
敬畏天地,感恩自然
古村中的道路也全部是用條石、石板和碎石鋪就,整體環境很美,是那種質樸、沉靜和內斂的美。四面大山環繞,房屋依坡而建,層疊錯落有致。大紅紙寫的對聯,襯著土黃色的牆壁、褐色的門窗,像熊熊的火苗,把寂靜山村的寂靜日子點燃了。
獨輪車還是老人得心應手的勞動工具
在國家級傳統村落漏子頭村,看到修繕專案的介紹,原來,我們之所以能看到這樣原汁原味,或說基本狀況保持尚屬可以的古村落,是因為近些年國家財政啟動了保護工程。就這一個村,2017年一年,財政撥款300萬元,用於修繕房屋,修築紅石板路面、石護岸和護坡,還有公廁等。
逆光拍攝漏子頭村
從攝影愛好者的角度看,太行古村落還是拍攝環境人像的絕佳地方
房屋樣式統一,端正持重,排列有序,顏色古舊,可以很好地襯托主體。村中人很少,任你怎麼換衣、怎麼擺姿勢,也沒有人來打擾,自可展現人最自然、最放鬆的一面。再加上樹上依次開放的杏花、山桃花和梨花……更是上天派來的美麗使者,毫不吝嗇地為照片增光添彩。
我們的領隊小沃老師,美麗知性又活潑,辦事細緻周到,又是天生的模特坯子,自是被大家好好“利用”了一番。
太行古村落是拍攝環境人像的絕佳地點
幽靜的小山村
但是,不容諱言,古村落還是顯現凋敝景象,地裡幹活的都是老頭老太,許多房屋無人居住開始坍塌。聽寒冰老師介紹,大堖最高的一個自然村現只有5人居住。還有一個自然村,很好的6棟房子,原來是6戶,現在只有1人居住。外地人紛紛慕名來賞風景,本地人則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還有小孩上學受教育等現實問題紛紛“逃離”。“回不去的故鄉,無處安放的鄉愁”——是現實的無奈,還是歷史的必然?
妹妹在鼓搗蜂箱,好幾位團友在她這兒買了蜂蜜
她家門前的大梨樹開滿白花
寒冰老師放飛無人機,這位老人坐在田埂上高興地仰頭觀看,然後轉身默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