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東龍古村風光
東龍古村臥在一片群山中,碧水縈繞,吸引著八方來客。手持小旗、胸別麥克風的導遊小許講得認真,把東龍的嬗變及人文娓娓道來。東龍村接壤江西省贛州市石城、寧都兩縣的多個鄉村,有3張“國字號”名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文明村鎮。
東龍村始建於唐,興村於宋,是迄今為止寧都縣建村最早的村落之一。這裡古祠古宅、古寺古廟林立,村中有百口大大小小的水塘,連成一片,如同一湖。村內還有500多年曆史的“古杉王”,是江西十大古杉之一。村莊四周盤踞著四座龍、鳳、獅、象身形的山脈,最讓人稱奇的是湖心塔,在村中任何一個有水的池塘中都能看見它的倒影。鼎盛時期,村中千戶聚居,萬瓦參差,貿易及閩浙,田產達百畝。東龍村以“千年古村、半千古塔、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間大屋”名動江西,其中佔地4300多平方米的“百間大屋”,融祠堂、住房、繡樓、學館、倉庫、門樓、圍牆、碉臺、花園為一體,體現了高超的建築藝術水準。
為因地制宜發展旅遊業,東龍村聘請能人策劃、培養鄉土人才、不斷開拓旅遊專案。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瞭解村莊的導遊。小許介紹:“3年前,我高校畢業後原本準備去上海發展,村委會來電話請我回來當導遊。”鄉村振興,需要的就是人才。小許回來了,她翻遍《東龍村志》,多方蒐集與東龍人文歷史和民間傳奇典故相關的資料,滿腹詩書的小許成了千年古村最具吸引力的導遊。只要在村裡,她都會如數家珍般向遊客介紹東龍。
“茶籃燈”“橋梆燈”等客家民俗是東龍村的文化瑰寶,村裡及時加以挖掘提升,並作為固定節目長期展演,演職人員是清一色的村民,遊客也可以手舉花燈綵籃,與演員們快樂互動。
在核心景區百間大屋的“東里一望”,客家刺繡格外搶眼。乾隆年間,這裡曾是“江南第一繡樓”。當年,名門閨秀在這裡起居,對繡花頗有造詣,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客家刺繡風格。歲月流逝,“東里一望”早已物是人非。為豐富東龍村的旅遊專案,傳承好客家民俗工藝,助力鄉村振興,村裡決意重振“江南第一繡樓”,鼓勵村民尤其是婦女學習繡花,掌握這門瀕臨失傳的客家手藝,讓村民既能賺錢又能傳承文化,更能提升東龍村旅遊品位,可謂一石三鳥。
古色古香的繡樓裡,一名年輕的繡娘正在繡一幅工藝品。小許介紹,這名繡娘名叫冒國芬,剛開始並不情願學刺繡,在駐村第一書記多次勸說下,她到南昌接受了高水準的刺繡培訓。如今,冒國芬已成為“東龍客家刺繡”的骨幹,也是刺繡技藝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如今,客家繡樓被開發成旅遊景點,主要用來展示刺繡工藝品。遊客置身其中,彷彿又見當年的大家閨秀在繡花樓中纖纖引線的場景。這些新繡娘們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正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勾勒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