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飲食習慣,而食物的種類更是多種多樣,就拿主食來說,南方人吃稻,北方人吃麥則是最明顯的區別。我們本篇就來說說“麥”,不過該從哪說起呢,乾脆就從《詩經》中的“麥”說起吧,畢竟在《詩經》中“麥”字出現了七次之多。《詩經》中的麥。《詩經》是我國詩歌的開端,可以說是最早的詩歌總集,不少人提到《詩經》就會想到《關雎》這首詩,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是裡面的一句詩一定聽過,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本著作成書的年代已經沒有確切記載了,不過其中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所以成書應該是在春秋中葉,它對於現在而言,已經不單單只是一本詩歌集,更是歷史的寫照,更是古人生活的寫照。
就拿我們現在常見的麥子來說,在《詩經》中就出現了七次,這也就是說至少在春秋時期,麥子已經開始被人們種植了,我們就挑出其中兩則比較有意思的記載: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詩經·碩鼠》用現在的話來說,意思就是,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麥,多年來,我辛辛苦苦伺候你,你卻這樣對待我,我現在發誓定一定要擺脫你,去那充滿歡樂的國度,那裡才是我所向往的。看到這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不理解,田地裡吃麥的田鼠而已,有必要讓作者這麼感嘆嗎,其實這裡的碩鼠是作者用來指代統治階級的,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反對剝削,嚮往樂土的心理,而麥子在這裡出現不僅指代食物,也更指代一種精神食糧。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詩經·載馳》這首詩是《詩經》中為數不多的有確切作者記載的詩之一,這首詩的作者是許穆夫人,也是我國最早的有記載的女詩人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許穆夫人的祖國衛國被狄人佔領之後,她星夜兼程趕到曹邑,弔唁祖國的危亡而寫下的。
意思是說,我在田野中緩緩行駛,壟上的麥子密密麻麻,很多大臣想要去大國去陳訴心中的苦悶,但是沒人能來救援,朝中的大夫君子們,不要對我生尤怨,你們在這考慮上百次,還不如我親自跑一趟。由這首詩,我們不難發現,許穆夫人不僅有才,還心繫國家危亡,是當之無愧的巾幗女詩人,而在這裡密密麻麻的麥田雖是許穆夫人在趕路途中看到的景象,但亦代表了她紊亂和複雜的心情。此外《詩經》中其它的關於“麥”的記載,我們也就不再一一列舉,不過《詩經》出現的麥,究竟是不是北方人現在的主食原料小麥呢?這點沒有定論,不過從上面兩首詩中,我們會發現無論是人們對於麥的重視程度,還是播種面積,都和現在的小麥類似,由此可以推論,詩經中出現的麥其實指的應該就是小麥,因為在當時小麥已經成為了麥類的主要的糧食之一。不過小麥並不是我國本土的糧食,而是從西方傳過來的,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小麥原產於兩河流域,距今1萬多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栽培小麥了,而我國小麥的種植就很可能經歷了從西亞經過中亞,然後再到我國西部地區的過程。
在我國小麥的種植上大體也經歷了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的發展歷程,而現今最早的麥作遺存都發現在西北地區,《詩經》之外的其它一些古籍中也記載了西部民族種麥食麥的情況,比如說成書於戰國時代的《穆天子傳》中就記載了周穆王西遊時,西部一些部落饋贈給周穆王的食品中就有麥。麥子在我國的種植,豐富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對於土地開發利用和人口的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小麥作為一種外來或是後來的主食作物,在中國的大範圍推廣,其實還是克服了重重障礙的,最終憑藉著人們的認可,使得自己在糧食供應中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環。那麼小麥究竟什麼時候才被大面積種植呢,應該是在漢朝。漢朝的麥。小麥被大面積種植這事,由於相關文獻的記載較少,所以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說法,日本學者西嶋定生認為實在唐代,即:唐代的碾碨經營賦有獨特的歷史性,是以小麥的磨粉作業為主要內容的,如果小麥種植還不普及,碾碨經營就不可能大規模流行。不過隨著近年來中國學者的不斷研究和考古的發現,這一說法逐漸無法站穩腳跟,而逐漸被人們認可的是在漢朝就已經開始被大面積種植了,這點在班固的《漢書》中也有佐證:
董仲舒說上曰:《春秋》它谷不書,至於麥禾不成則書之,以此見聖人於五谷最重麥與禾也。今關中俗不好種麥,是歲失《春秋》之所重,而損生民之具也。願陛下幸詔大司農,使關中民益種宿麥,令毋後時。——《漢書·食貨志上》這段話是董仲舒看到了漢朝對外戰爭不斷,民眾講求功名利慾,各種勞役和費用一同興起,而百姓卻很多放棄了本業而導致漢朝矛盾重重,於是就上書給皇帝提了一個建議。意思是說:《春秋》這本書不記載其它的穀物,但卻記載了還沒有成熟的麥子和稻子,由此可見,古人最重視的五穀就是麥子和稻子,不過現在關中民眾不喜歡種麥子,這就損害了使百姓生活所需的物質器具,希望陛能夠向大司農下令,使關中的百姓增加隔年熟的麥子的種植,讓他們不要誤了季節。從這句話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三則資訊:1、在漢朝時期,麥子已經成“本”。董仲舒提出這一建議就是在不少農民放棄了本業的情況下提出的。2、在漢朝時期,統治階級已經十分重視麥子的種植,並且出現了隔年熟的“宿麥”。3、在漢朝時期,麥子在糧食供應中,已經具備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不然董仲舒也不可能直接上書皇帝,讓皇帝直接向大司農下達命令,監督百姓種植麥子。
所以,從這些訊息中,我們不難看出,漢代小麥的種植相比較先秦時期,已經有了質的飛躍,而促使這一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因為麥子的品種有了變化,而是人們對於麥子的食用方法發生了變化。說到這,我們就有必要再來說說另外一種物品,即石磨,正是石磨的出現,才促使人們對小麥的食用方法從煮著吃向“深加工(磨成面)、再食用”的轉變。現在人食用的麥子,其實是經過了深加工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麵食,而麵食的主要構成就是小麥磨成的麵粉,不少北方人或許對“打面”一詞十分熟悉,這兩個字的背後,就代表了小麥到麵粉的“進化”過程。我還在記得小時候,跟隨長輩打面去小作坊的場景,小麥倒進機器裡,不一會就出來了麵粉和麥麩,感覺還挺神奇,現在這些打面的小作坊也已經快成為了歷史。不過在古代人們並沒有打面的機器,那麼他們是如何實現這一過程的呢,這就用到了石磨,而我國大面積種植小麥也是以石磨的推廣使用為標誌的。
石磨大概是戰國時期出現的,而普及使用則是在漢代,當然這也是有依據的,依據就是近年來不斷出土的石磨,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已經出土的漢代石磨和陶磨大約在80件以上,涉及到了十餘個省份,五十多個縣區。而這些石磨的出土,其實也正是小麥在漢代已經被大面積種植的最有力的佐證。既然在漢代小麥的食用方法有了變化,那麼麵粉做成的食物又有哪些呢?漢朝的麵食。在石磨出現之前,人們對於小麥的食用是和大豆一樣的,即用來煮著吃,現在大豆依然還有煮著吃的方法,但是煮著吃小麥,這對於現在人來說,是很難想象的,我小時候就吃過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小麥,但是煮著吃小麥,還真沒嘗試過。或許也正是因為小麥煮著吃真不好吃,所以石磨出現之前,小麥在農作物中的地位一直不靠前,石磨出現之後,小麥就可以用來磨成麵粉,於是古人對於小麥的食用,就從粒食轉變成了麵食,這是我國飲食史上的一大進步。時至如今,麵食已經是大眾所喜愛的食物,那麼在漢代都有哪些麵食呢?
細細數來有:餅、麵條、饅頭、包子、水餃等,這些麵食中就流行程度而言,餅無疑是位居首位的。在漢朝時期,餅的種類已經有很多了,烹製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有蒸、烤等等,做餅之前先將麥子磨成面,去掉麥皮,然後摻水捏成餅狀。蒸的話,就直接放入釜中蒸熟即可,《急就篇》中顏注曰:溲麵而蒸熟,則為餅。而這種製作餅的辦法,依然被人們沿用,不過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面的發酵方法,所以這時候的餅多為“死麵餅”,這種食物我們現在依然可以吃到。烤的餅又叫做“胡餅”,《太平御覽》引《漢書》中雲:靈帝始胡餅,京師皆食胡餅,可見胡餅在漢代還比較受歡迎,如果用現在的一種食物形容的話,其實就是燒餅。
其實這些用麵粉做成的食物,我們現在大多依然還在食用,就拿包子來說,現在就是很多北方人首選的早餐,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驚歎。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從漢代開始,小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改變了古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影響到了整個中國的歷史程序。經過漢代的大力推廣,麥子在我國的種植面積擴大了,產量也提高了,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也上升了,並且逐漸成為了一種極其重要的戰備物資,而在漢朝及之後的戰爭史上,小麥也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史書中。就拿東漢末年的曹操來說,他就把盛產麥子的兗州作為大後方,而把對手的小麥產地作為主要進攻目標,後來曹操在攻打張魯時,向百姓徵調軍糧就是麥子,後來因為麥田常被兵馬所踐踏,曹操還專門下了“士卒無敗麥,犯者死”的軍令。
有一次,曹操自己的馬踏進了麥田,曹操還以身作則,割了自己的頭髮,代替死刑,雖然只是一個形式,但也表現了曹操對於麥子的重視。而曹操只是重視麥子種植和生產的一個頗具“代表性”的統治者,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統治者也越來越重視麥,時至如今,麥子在我們的飲食生活中已經佔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對於喜歡麵食的人來說,更是如此。由此可見,麥作為外來作物,無疑是本土化最為成功的一種農作物,不過它畢竟是外來的主食作物,不可能完全取代我們原有的土生土長的作物,也不可能完全改變我們的飲食方式。比如說在食麥的北方,雖然人們接受了小麥帶來的飲食結構的變化,但並沒有選擇以麵包作為主食,再比如說在食稻的南方,小麥自始至終都沒能撼動稻子的地位。對此,您怎麼看?參考文獻:《漢書》、《詩經》、《春秋》、《穆天子傳》等。(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END】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詩經》出現多次的麥,何時才被大面積種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7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