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子澗中覓古蹟

群山環抱的禾子澗村隸屬於昌平區流村鎮,是京西北一個在傳說中發展起來的古村落。禾子澗村前的那條山間公路叫禾子澗路,路邊有一處觀景平臺——北齊嶺觀景臺。北齊嶺又稱北祁嶺、北西嶺,我覺得北齊嶺這個名稱更貼切,因為海拔上千米的山嶺上殘留著北齊長城遺蹟。北齊長城是萬里長城北京段最古老的長城,修築於公元550年至577年。

一段古長城,一個古村落,禾子澗所在的大西山,流傳著許多與之有關的故事。

禾子澗中覓古蹟
北齊嶺觀景臺 攝影:嶽強

村邊山上有古長城

有資料顯示,這段北齊長城遺蹟的始建年代可以追溯到戰國末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秦統一六國後,大規模構築長城防禦體系,這段長城被重修。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齊開國皇帝高洋為防禦突厥、柔然、契丹等入侵,多次下令修築長城,工程規模僅次於秦,北齊嶺長城再度重修。現在,北齊嶺上的長城遺蹟,便是這個時期留下的。

鐫刻著“北齊嶺觀景臺”字樣的石頭旁邊,有兩塊低矮的白底綠字的方形石碑,一塊上面的文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城——明前長城流村南段”。另一塊上面的文字以《明前長城流村南段》為題,對這段古長城進行了簡要介紹。內容如下:“位於流村鎮域內,呈南北走向,沿山脊而建,南端接門頭溝境,北端接明長城流村鎮段。其西側分別有禾子澗村、老峪溝村和馬刨泉村,其東側有溜石港村。此段長城大約修築於北齊時期(550—577),全長23.5千米,其中三分之二有牆體遺存,三分之一為山險。因其建築年代較早,牆體遺蹟呈壟狀依附在山脊上,皆為就近毛石堆砌。此點名北齊嶺,禾子澗路從這裡經過並與這道長城形成十字交叉,在山口兩側可見明顯的牆體遺存分別向兩邊延伸,是北齊長城較長的一段遺存。”

觀景臺邊緣修建有長城造型的牆垛,象徵性地將平臺與山澗隔開。一位穿登山鞋、衝鋒衣,背雙肩揹包、手持登山杖的壯漢在背風處曬暖,看上去有點疲憊。“山上有長城嗎?”我搭訕道。“這兒上去的長城早就塌了。”他說,繼而又調侃道,“被孟姜女哭塌的。”他告訴我,他經常在這一帶登山,對這裡的每一座山都熟悉。北齊嶺是個欣賞和拍攝日出、日落、雲海、星空的好地方,但已經看不到北齊長城了。有的地方還有遺蹟,但普通人看不出眉目,除非你是考古專家。可以看到的是明長城,禾子澗村後山上的明長城依然氣勢磅礴。

歷朝歷代頻繁修築長城,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長城可以禦敵,卻無法主宰一個王朝的興衰。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顧炎武,曾對以居庸關、八達嶺、古北口、喜峰口等關隘為代表的明長城進行深入細緻的考察,結論為:“地非不險,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糧非不足也”,但明朝還是滅亡了。那麼,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顧炎武說:“國法不行,人心去也。”

可見,就天下興亡而言,人心才是最好的長城。人心在,則天下興;人心去,則天下亡。歷史上的朝代更迭,無不在人心得失中沉浮。

禾子澗中覓古蹟
始建於清末的興禾門 攝影:嶽強

“荷子箭”代代相傳

站在禾子澗村口往北邊的山上看,有座突兀的山峰形似雞冠,故名雞冠山。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有人在山上顯眼處用石頭壘成一列白色大字,內容均是當時的革命標語,在黑褐色的山巒間顯得格外醒目。自從有了這些字,山名就改成了“萬歲山”。

“每個字有多高呢?”我問一位穿軍大衣的村民。他想了想說:“大約4米多吧。”嗯,應該有這個高度。假如字型太矮太小,站在村口根本無法看見。如果是這樣,那列字便高達二三十米,對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山村來說,是一項規模不小的工程。壘字所用的石頭都是就地取材,有大有小,搭配著使用。石頭壘上去以後,再刷白灰。白灰被雨水沖掉幾次,就重刷幾次。現在,白色塗料替代了白灰。每當那列字周圍的灌木和雜草長高了,遮擋了字跡,村民們就上山清理,然後刷上白色塗料,使字跡煥然一新。禾子澗村的老人們至今還記得這項工程的設計者——禾子澗小學的楊老師。他擅長書法,是村裡有名的文化人。

萬歲山以外,村南的山坡上還有三個白色的大字——“學大寨”,壘砌年代和方法與村北的革命標語相同。山上的兩條標語帶著那個時代的深刻烙印,見證了那個年代的特殊。

我一直以為禾子澗的村名應該是起源於附近的山澗之類,村民卻告訴我,關於村名的故事挺多。一種說法是,北宋年間,禾子澗村所在的那片東西狹長的盆地中有一座兵營。兵營裡有一位姓韓的神箭手,可以同時發射多支鵰翎箭,一支為母箭,其餘為子箭。他把箭囊背在身上,人稱荷子箭。荷(讀四聲),意為背或扛,類似於荷槍實彈;子,是說鵰翎箭的數量之多。遼兵一聽到宋軍的荷子箭,便膽戰心驚,尚未開戰先輸了氣勢。荷子箭的故事代代相傳,一直傳到明朝。明朝時,這裡形成了村落,村名就叫荷子箭。後來,村民們依照諧音,將村名改成了禾子澗。關於禾子澗村名的由來,這是我聽到的最有趣的說法。

對於這種說法,我將信將疑。我只知道北宋時楊家槍厲害,沒聽說過還有機關槍似的荷子箭。在禾子澗村一座老宅旁邊,我向一位村民求證這種說法。他告訴我另外一種說法——禾子澗由核桃澗演變而來,以前山谷裡到處是核桃樹。村名究竟由何而來,想必也尋找不到確切答案了,但這些美好的故事給古村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石棉礦曾被日寇掠奪

禾子澗村口有一座造型別致的仿古門樓,看上去宛如古代邊城的城門。

拱形門洞兩邊的牆體有些粗糙,像是用未經打磨的毛石壘砌而成,但經過切割,大小一致,而且縫隙勾勒整齊。門樓頂部的垛子和支撐垛子的那一長條牆體以青磚砌成,顯得比下面的牆體光滑。門洞上方那三個醒目的紅字——“興禾門”被灰色的邊框圈著。門洞兩邊各掛一個紅彤彤的中國結,中間的菱形為黃色,上面寫著“中國夢”三個紅字,寓意我們正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中國結的材質為塑膠,裡面安裝有發光裝置。“晚上亮的時候好看。”一位村民對我說。

這座門樓始建於清朝末年,民國十八年重修。1999年6月,門樓再度重修,“興禾門”就是這次重修時命名的。毫無疑問,興禾門是禾子澗村的地標性建築,過了這道門,就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興禾,興旺發達禾子澗,這個名字取得好。”我對那位村民說。他滿意地點頭,看著門樓笑。“如果從空中往下看,這裡的地形像一個元寶,真是寶地啊。”我說。村民卻告訴我,寶地的名聲也曾給禾子澗帶來過磨難。

禾子澗村邊有一座山,形似倒扣的鐵鍋,故名鍋頂山。對這座奇山,清光緒《昌平州志》是這樣記載的:“城西六十里禾子澗,俗稱鍋頂山。”而在民間,有一個傳說給這座山罩上了一層神秘色彩。相傳,后羿射下的九個太陽中,有一個落在了這裡。但那個太陽只是受了傷,一旦箭傷痊癒,依然可能禍害人間。於是,女媧用一口鍋將其扣住了。後來,扣住太陽的那個地方形成了一座山,便是鍋頂山。

傳說使人們產生了豐富的聯想,傳來傳去,鍋頂山成了寶山,寶山裡自然有寶藏。這本是一個民間神話故事,不料山中確實有“寶”。1938年,一個日本商人帶領一群日本兵到鍋頂山找到了一種珍貴的礦產——石棉。日寇逼迫村民充當勞工,大規模開採石棉礦,並強迫村民用自家毛驢馱運礦石,加工粉碎,磨成石棉粉後運到天津,再從天津海運到日本。日寇在禾子澗開採石棉礦五年,一船又一船石棉礦粉運到了日本。現在,山上的許多石棉洞就是那時留下的。

“日寇是怎麼發現石棉礦的呢?”我問。

“當年,禾子澗村和溜石港村建有日寇據點,他們訊息靈通,對這一帶情況很熟悉,加上勘探手段先進,找到石棉礦不費勁。”村民說。

順便說一下,禾子澗村西北有一處號稱老虎嘴的山崖,異常險峻。南口戰役期間,那裡曾是抗擊日寇的一個戰場,發生過極其慘烈的戰鬥。戰火硝煙中,禾子澗人為抗日戰爭做出了重大犧牲。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嶽強

流程編輯:u099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69 字。

轉載請註明: 禾子澗中覓古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