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有300多口防火水缸,為何水缸不會結冰,原來有這種機關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凡是去過故宮的朋友們都知道,在一些重要的建築物之前的庭院裡,都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些收口大腹、兩耳加獸面銅環的金屬大缸。這些大缸有鐵鑄的,有銅鑄的,還有些是銅質鎏金的,它們靜靜地端立在各個大殿之前,金光耀眼,質樸端莊。
椐《大清會典》記載,這些大缸都是明清兩代製作的,明朝多是鐵缸,清代多是鎏金銅缸。至宣統年間,紫禁城內共有大缸308口。但由於歷史原因,現存的大缸只剩下了231口了。在乾清宮門前,就放置了10口鎏金大缸,每口缸直徑達到1.6米,高1.2米,重達3噸多,缸體上刻有“大清乾隆年造”銘文,相傳為和珅監製。
同樣,在太和殿前,也有8個形制相似的鎏金銅缸。不過這幾個大缸是明代萬曆年間鑄造的。這些水缸造價不菲,最低都得耗資白銀500多兩,如果是鎏金大缸,至少需白銀1500兩以上。
那麼,這些巨型水缸是做什麼用的呢?
這些水缸名叫“太平缸”,是紫禁城裡面專用的防火設施,也俗稱“門海”,取門前有大海之意。擁有了這些“門海”,紫禁城裡磚木結構的建築物,就不怕火災了。
大家都知道,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於永樂四年,佔地面積達到72 萬多平方米,殿宇9000 餘間,是我國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如此龐大的建築群,難道緊靠區區幾百口“太平缸”就能解決故宮的火災隱患嗎?
你可別小看了這些水缸,它們的儲水量是驚人的。每口缸少則數百升,多則數千升,有些大缸的水量甚至比現代的一輛消防車裝水還多。如果我們僅以每口缸儲水1噸計,整個紫禁城光是水缸就能容納300多噸水,這對於撲滅初期火災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確保這些水缸能常年火災戰備,明清時, 皇宮裡每天都有十多名太監專司從井內挑水,一擔一擔地把缸裝滿。值班大臣每天要檢査水缸灌水狀態,以確保水缸常年充盈。
冬季的故宮氣溫較低,水缸會結冰。但一旦結冰,遇到火災就麻煩了。如意,必須保證水缸不能結冰。那麼,古代是如何確保水缸裡的水不結冰的呢?
首先,太監們會給水缸新增保暖防護裝置。他們會根據氣溫和天氣狀況,在缸外包上一層棉外套,再給缸體加上蓋子。
其次,如遇到極寒天氣,還要把大缸架在特製的石圈上,在石圈內點燃炭火,晝夜不熄,使缸內不凍,直到大地回春。
再次,所有宮殿前大銅鐵缸除安設缸蓋外,還會在蓋中置鐵屜,熾炭火融冰,直到來年驚蟄時節方才撤去。據《大清會典》載:“乾清門內外所設銅鐵缸共用木蓋222個,鐵屜222個。”
同時,宮裡還會派出專門的值班太監“坐更氈棚”,從每年的10月開始守缸,直到次年的二月份,天氣轉暖後才收班。
配合太平缸使用的還有一個滅火工具,名叫“救火唧筒”,俗稱“水龍”。其原理實質上就是一根吸水套筒,使用時將唧筒垂直豎立在水缸裡,利用套筒原理,將水吸入筒內,再壓下套筒,把水從噴口處射出,其射程可超過20米。
這種“滅火神器”輕巧簡便,易於操作,足以應付小型火災,或者在火災初期時防止蔓延,起到關鍵作用。
故宮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火災,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永樂年間故宮建成,到清朝宣統退位的400多年間裡,故宮一共發生過大小火災近百次,《明史》及《大清會典》裡都有過明確的記載。
永樂18年,紫禁城落成,不過剛剛過了幾個月,在永樂19年四月,奉天、華蓋、謹身遭遇火災,幾乎被燒光。朱棣為此龍顏大怒,朝野人心惶惶,紛紛上奏朱棣,將首都重新遷回南京。後來,在朱棣的強勢鎮壓下,還都之議才偃旗息鼓。不過,慘遭焚燬的三大殿,歷經20年後才重新修葺。
嘉靖36年夏天,奉天、謹身、華蓋三殿再遭火災,火勢蔓延到奉天門、順門、午門外廊等建築,迫使嘉靖只能在文華殿臨朝聽政。這次火災損失慘重,僅善後打掃廢墟一項工作,就動用了人力3萬餘眾,徵用了數千輛民間車輛參與清理。
其後在萬曆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乾清宮、坤寧宮、前三殿均被焚燬。
因為明朝紫禁城的數次火災,造成了全國性的災難,致使“三殿工興,採摘諸大木於湖廣、四川、貴州,費銀無數”。
清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幾個小太監因做飯,不慎失火,導致太和殿被焚。康熙龍顏震怒,下詔按“放火之罪不赦”,將肇事的幾位太監處死,並下旨:“宮內各處燈火最為緊要,凡有火之處必著人看守,不許一時少人,總管等不時巡察。”
清光緒末年,祈年殿遭雷擊而焚燬,由於祈年殿是用香楠木建成,著火時數里飄香。
在故宮幾百年的防火歷史中,太平缸功不可沒。為防止宮內的火災蔓延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因此人們又賦予它一個喜慶的名字——“吉祥缸”。
(參考資料:《大清會典》《明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