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行囊去遠方,那個夢寐以求的目的地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很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
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青藏高原上“特殊”的寺廟:僧人閉關長達10年,女性不得入內。這個寺廟就是嘎丁寺,位於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距離州府170公里,嘎丁寺自古以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她奇特的地質構造加上她悠久的宗教文化歷史名揚四海。
嘎丁寺坐落在瀾滄江的一個支流孜曲河第一彎,孜曲河在山川之流淌自然巧妙的形成了兩個環形,而恰恰就是這對環形在高處遠望形成了一個太極圖,也因此以風水寶地而出名。
據流傳早在佛教還沒流傳到西藏之前此地也是一個特別有名的苯教道場,寺院修建的這座山是平地而起的,因此此山名為“唐啦熱吉”意思是平灘上長起的山,附近還有蓮花生大師修行過的山洞,因此此地從古至今被世人認定為神山聖地不遠千里到此朝拜。
嘎丁寺建築面積2萬9千平方米,整個寺院由新舊兩部分建築組成,這座四層土木結構的大經堂,為傳統的藏式平頂建築,牆體為條石壘砌,草拌泥抹面,塗白灰,經堂屋四角各有一經幢,該建築群對研究藏式建築風格具有十分珍貴的價值。
這座寺廟位於湖心的小島上,四周被青山綠水所包圍,而且瀾滄江也從這裡經過,讓人彷彿來到了世外桃源,給人一種與世隔絕、不染凡塵的美好感覺。在此刻我們被這裡的美麗和清新所薰陶,內心十分寧靜,祥和。來到嘎丁寺,看到周邊的美景,心情不由自主的放鬆起來。
寺院裡現有三位活佛及99位僧侶,僧人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誦經,晚上7點鐘結束,中間出了吃飯基本都在唸經打坐。這些僧侶平常的日子過得非常清苦及悠閒,對佛也異常的虔誠,雖然說日子有些苦,但是這裡的環境非常美麗,讓這座寺廟成為了“仙境”。
而這個寺廟修行的僧侶,在閉關期間,閉關者不能吃五穀雜糧,只能吃一些少量的水果、蔬菜,再飲少量的水,讓生命維持在最低限度。使得不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處在一種極端狀態下,讓人的潛能得以發揮。如此說來,相信大家對閉關修行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而在嘎丁寺中有僧人卻是閉關修行三年、五年,甚至長達十年,其中艱苦可想而知。但這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必修課。
僧人在修行期間,不管時間長短,外人都是不能去打擾的,女性遊客更不能進入其中,閉關修行的僧人物質生活往往清苦,但精神世界的愉悅與充實,是世俗之人無法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