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清朝入主中原是從山海關開始的,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降清,清軍順利入關。之後打跑了闖王李自成的大順軍,清軍進入北京城。實際上,後金(清)在遼東和明軍打了幾十年,即使是明朝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清軍也始終未能正面突破山海關防線。
遼寧省位於東北地區最南端,中部是肥沃的遼河平原,在遼河平原以西是醫巫閭山,沿著錦州市、葫蘆島市等沿海城市的北部,是連綿不絕的丘陵地帶。這條狹長的丘陵地帶從遼寧錦州一直延伸到河北省東北部的秦皇島市,這就是遼西走廊。遼西走廊約長185公里,是東北地區進入廣闊的中原(華北平原)最方便的通道,南北兩端的起點分別在山海關和錦州。遼西走廊東邊是大海,西邊是燕山、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等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這條狹長的、相對平坦的通道長約二百公里,最寬處不過十餘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幾公里。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在遼西走廊的南端,最窄的地方,城池堅固,扼守遼西走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山海關夾在明朝京師(北京)和滿清盛京(瀋陽)之間,和二者之間的距離都在四百公里左右。無論對明朝還是對清朝,山海關都至關重要,明軍守住山海關,就可以禦敵於關外;清軍若得山海關,京師門戶大開,無險可守,整個華北平原都將如無人之境。
隋文帝時,在山海關設關城,不過當時叫榆關(渝關),明朝時朱元璋命徐達重修關城,因關城依山面海,取名山海關。山海關由七座城池組成,和延伸至大海的長城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整個防禦體系的打造貫穿整個明朝。從最初的山海關關城、靖邊樓等,到後來的東羅城、南翼城、北翼城等外圍城池,終明一朝都在不斷地完善這個防禦體。歷時數百年間,一直到崇禎末年,整個山海關防禦體系才最終打造完成。
建州女真在遼東崛起後,關寧錦一線(山海關-寧遠-錦州)的遼西走廊是明清之間角力的主戰場。對明朝來說,山海關是這條遼西防線的核心和重中之重,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只要山海關在,清軍很難大規模進入中原,入主中原是不可能的事,關外的城池即使丟了,也有奪回的機會。山海關若失,不但關外那些失去的城池則徹底無望,清軍隨時都可以兵臨京師城下,對明朝的威脅就太大了。
明朝在遼西走廊和山海關傾注了太多的心血,至始至終都非常重視,錦州、寧遠、山海關三道最堅固的城池重兵鎮守。後金(清)從崛起至入主中原,始終未能正面攻破山海關,努爾哈赤在明朝強關堅堡下含恨而終,就足以證明防守是相當有效的。
你可能會問,即使沒有攻破山海關,皇太極不是也好幾次繞道襲入京師了嗎?沒有必要死磕山海關啊。古代從東北進入華北,除了遼西走廊外,還有另外幾條路可走,從東到西對應著京師外圍的三個關口:喜峰口、古北口、居庸關。
喜峰口,位於河北唐山遷西縣與寬城縣交界處,這條道古稱“盧龍道”,從遼寧朝陽出發,沿著大淩河等河谷翻山越嶺向西南行進,直至喜峰口。三國時,遼西走廊積水嚴重,沼澤遍佈,無法通行,曹操遠征烏桓,便走的盧龍道。
圖-山海關古城
古北口,位於北京密雲東北,這條道從瀋陽出發先北上進入科爾沁沙地,沿著西遼河(西拉木倫河)向西,再轉入赤峰,然後沿老哈河南下至平泉,越過灤河至灤平,再到古北口。或者前半段走盧龍道,再轉至平泉-灤平。
圖-山海關老龍頭
居庸關,位於北京昌平西北,這條道從瀋陽出發,沿著西遼河(西拉木倫河)向西進入內蒙古高原,繞到張家口,再南下至居庸關(昌平西北)。走這條路最遠,繞行一千多公里。
這三條路全都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很難走,後勤補給困難。據史料記載,只有居庸關可以通糧餉,而盧龍道、古北口道只通人馬,不可行車,糧食運輸成為大問題,攻城器械、火炮等均不能帶。所以清軍幾次繞道入關規模都很小,只劫掠而不攻京城,就是這個原因。清軍要想大規模進軍,攻破明朝都城,山海關是繞不過的坎,必須死磕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