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千年古街三般店

由 仝海燕 釋出於 休閒

2020年11月25日《莆田僑鄉時報》鄉情鄉韻08版

千年古街三般店

古往今來,老街一直是人們心中的記憶,正如唐朝詩人賀知章在《回鄉偶書二首·其一》一詩中抒發的那種心境與鄉愁:“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位於仙遊縣度尾鎮劍山村的千年古街三般店,歷經時光的滄桑,已漸漸失去了曾經的喧鬧與繁榮;然而,至今它仍然承載著人們一種戀鄉戀家戀祖、亦思亦憶亦愁的情感。

人在歲月中慢慢變老,城在發展中日漸年輕,鄉下老街的味道漸行漸遠,心中的眷戀與日俱增。老家仙遊縣度尾鎮,自古是泉州永春縣、德化縣與仙遊縣交界處的一個商貿集鎮。地處度尾鎮劍山村的千年古街三般店(原名三搬店),就是憑藉著地理優勢而闖入人們視線的。據傳,劍山村拓荒於隋唐,各姓祖先後入劍山開創家園。據《楊氏族譜》記載,劍山村為唐右補闕楊在堯故鄉,楊在堯為官清正,惠民盡忠竭智力扶唐寶江山,然得天命收去,人心渙散,猶大度收傾,一木難支,歸隱梁山之麓而居。宋太祖揮軍南下,已知天命有歸,力勸其子崇鼎及親翁陳洪進歸順,推進大宋統一大業,避免閩戰亂而致生靈塗炭。據《惠州五千年》載:“楊在堯,福建興化人,唐天祐三年(906)進士,官右補闕。楊在堯任職循州刺史期間,在龍川學士巖留有‘翰林石室’楷書石刻,為龍川進士韋昌明而題。唐朝滅亡於天祐四年(907),因此楊在堯極有可能就是唐代最後一任循州刺史。”據《度尾鄉志》記載:唐末,楊在堯家用的碗、碟等生活器具,均源於本地埔尾瓷窯,而埔尾瓷窯許多產品均在三般店設有門市,批次交易。為助力三般店街市的繁榮發展,楊在堯帶頭捐資,並發動鄉人在距三般店下街500米處修建仙裡橋(又名“官田橋”),方便商賈、鄉人通行。另據傳,楊氏入閩始祖楊安,字乾庵,原籍河南汝寧府,曾在開封府任法曹屬吏,後離職回鄉研究中草醫學,治病救人;楊安次子楊肅,自小好醫,長大行醫,為唐昭宗皇后治病,御封賜匾“太乙真人”。楊肅曾來到三般店中醫館坐堂,治病救人,在當地傳為美談。

▲  上:三般店古街

   下:三般店南北街

史料上的蹤跡表明,三般店古街在唐末宋初就已形成於市,宋、明、清,直至20世紀80年代,一直是繁榮、喧鬧的街市。三般店古街的繁華,源於其是永春、德化、永泰貨物集散交易中心。三般店古街交通方便,是仙(遊)永(春)古驛道的分支路,西南通埔尾、屏山,連線仙永惠格嶺古驛道;西北通往德化、永泰古商路;東通石牌兜、度尾、潭邊,陸路從潭邊經鹿鳴橋,進入上梧街仙永古驛道,直達仙遊縣城,連線楓亭驛、楓亭港;水路經潭邊渡口碼頭,順著木蘭溪流水,舟船通往三江口港。這條老街是十字街,街道不長,東西街長300米,南北街長300米,卻有六個街段的名字;東西街的東向叫下街,北向叫埕頭,中間與南北街交接處的十字街,當地人稱“四叉街”;南北街的南邊叫車路頭,穿過“四叉街”叫井兜,靠北邊的叫“油塘頭”;南北街比東西街繁華,百家老店名店林立,南北百貨齊全,還有走足的商販、趕集的鄉民摩肩接踵,熱鬧繁華。

▲   左上:獨具莆仙特色的三層土樓民居

     右上:民居老店鋪

     左下:劍山大禮堂

     右下:“四叉街”雙面店鋪

這條老街,有兩座涉臺民居,其中一座是劉揚清的故居。1926年2月16日,劉揚清出生在仙遊縣度尾鎮劍山村三般店一戶普通的家庭。劉揚清的曾祖父劉湯授(十八世祖)、祖父劉兆慶(字公彩,十九世祖),均為清咸豐年間秀才,在鄉里有“湯授生公彩,父子雙秀才”的佳話。1942年,17歲的劉揚清血氣方剛,替二哥從軍;1949年春夏之際,劉揚清從廣州軍校隨軍前往臺灣地區。後來,劉揚清先生從部隊轉到臺灣地區的《中興日報》社當記者、採訪部主任,直至退休。1991年,劉揚清與太太重返闊別46年的故土。當劉揚清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心裡非常欣慰,臉上溢滿喜悅的笑容。當他重踏三般店這條千年古街的一刻,鄉愁記憶寸寸入心,闊別半個世紀的遊子,瞬間熱淚盈眶……

▲  上左: 古代榨蔗糖石轆

    上右:古街裡的古井

    右中:店鋪巧匠工藝

    右下:三般店古商道

    下左:吊腳樓

   

時過境遷。如今,這條老街已褪去了昔日的繁榮,原有的青石板路已被水泥路替換,但古街兩旁的近百間老店鋪依然保留陳舊的原貌,原十字街風貌也依舊保留。這裡,原住民幾乎搬離出去住上新居,現有的古街蹤跡,沉澱著歷史文化底蘊,散發著獨有的魅力元素,讓人感受真實的古街風景。這條老街,留住了鄉土的根,留住了鄉愁的魂,留住了令人魂牽夢繞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