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從宕昌縣出發,沿著一道又一道蜿蜒陡峭的山路,一條排列整齊的木棧道映入眼簾,步行向前,道路兩旁的七彩花朵開得正旺,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藍天、白雲、高山、大川……宛若一曲如詩如醉的田園牧歌。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泥土牆與現代風建築相結合,留得住鄉愁和思念
9月2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團走進位於隴南市宕昌縣“山灣夢谷”民俗村,聚焦這個貧困山村的華麗蝶變。
“山是石頭山,插在雲裡面;田是臥牛田,掛在半山尖……”談及山背村、羅灣村的蛻變,兩河口鎮鎮長李錦科難忘往昔。宕昌縣兩河口鎮山背村、羅灣村是宕昌縣最貧窮鄉村的典型代表,也是宕昌縣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惡劣的自然條件也成了這裡脫貧路上的絆腳石。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古村落的老物件都被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擺放在民宿內
泥土牆與現代風建築相結合,留得住鄉愁和思念
李錦科介紹,羅灣村以前是一個落後的傳統農耕村落,自然條件惡劣,村民收入來源單一,脫貧難度太大。
“吃不上蔬菜,去鎮上買東西就要步行三個小時,口袋裡沒錢,泥土房破舊補了又補,日子緊巴,生活非常困難。”羅灣村村民李高權回憶之前的生活,皺起了眉頭。
就是這樣一個深度貧困村,為了如期實現脫貧,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下,引進了重慶綠投集團實施山背、羅灣改造提升專案。透過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解決了當地“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問題;發展富民產業拔“窮根”,解決了群眾增收問題。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透過茶餐廳透亮的落地窗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
“將村民統一搬遷至扶貧安置點,家家戶戶住樓房,保留古村落,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解決村民就業問題。”李錦科介紹,2018年,村民們走出大山,搬進了水、電、路、氣、網等一應俱全的集中安置點,山背、羅灣村的舊址也得以很好地儲存了下來,作為村子發展的見證。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古村落的老物件都被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擺放在民宿內
泥土房雖破,但老一代人感情至深。為了留住鄉愁,保留古村落,綠投集團在保留原有泥土房的基礎上,經過室內提升改造,打造集旅遊、住宿、觀光為一體的“山灣夢谷”民俗村,解決了當地群眾易地搬遷後閒置民居的利用問題,也為宕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樹立了典範。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如今的山背、羅灣村透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進“山灣夢谷”民宿村,寬敞明亮的住宅坐落在一排排早期村民住房的土坯外牆之上,與庭院的泳池、迴廊相結合,呈現一種鄉村風情的生活格調。原始的住宅風貌和現代化建築元素巧妙融合,為山背、羅灣村增添了別樣魅力。
“每天在這裡幹活,心情特別好,陪伴了大半輩子的泥巴牆還在,鄉愁也還在。”搬進城裡後,李高權回到民俗村,負責看管、清掃庭院,月收入3000多元,泥土牆“升級了”,他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了。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民俗村依山傍水,潺潺流水聲在耳邊迴響
向貧困宣戰,向小康邁進。如今,山背、羅灣兩村的群眾挪出了“窮窩”,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總投資64500萬元的“山灣夢谷”民俗村專案也在快速修建,將來,一座以田園綜合、景觀花海、有機果蔬採摘園、文化藝術街、山崖民宿等為主的高階觀光休閒小鎮將在大山深處崛起,成為吸納村民就業,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堅實基礎。
(來源: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秀睿)
監製:石 鼓 責編:馬智泉
編輯:趙凌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41 字。

轉載請註明: 在宕昌,邂逅一場田園牧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