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祥,祖籍福建泉州石獅,新加坡歸僑。中國文化人類學、臺灣民族誌研究、南洋考古學、民族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901年,林惠祥出生於福建晉江一個小商之家。曾祖父在臺灣經商致富,但到父親林毓鑑時已家道中落,經營困難。自幼聰穎好學且勤奮刻苦、成績優異的林惠祥,不得已在19歲時赴菲律賓謀生。1921年,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捐資興辦廈門大學,併為學生免除學膳費用。獲知訊息的林惠祥即刻啟程回國,考入廈門大學。1927年,林惠祥考入菲律賓大學研究院,師從美國導師拜爾教授。他僅用一年時間就獲得了人類學碩士學位。1929年起,他先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和廈門大學。
林惠祥於1929和1931年兩度赴臺灣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歷經艱難險阻,成為國內最早且系統地對臺灣高山族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的學者。他寫就的《臺灣番族之原始文化》,是中國首部系統研究臺灣少數民族文化的著作。1934年,林惠祥的專著《文化人類學》出版,對中國民族的來源及劃分系統、民族文化等問題提出很多創見,是中國首部被列為大學通用教材的人類學專著。1936年,林惠祥出版專著《中國民族史》。這部完整、詳盡的中國民族學專著受到國內外學界高度重視並被廣為引用,影響深遠。1937年,林惠祥到閩西考察時,發現了中國東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這一成果後來為考古學界證實和認可。
處於學術研究生涯黃金期的林惠祥逐漸萌生了辦博物館的想法。1934年,林惠祥設立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籌備處,將自己歷年蒐集的考古、民族、民俗等文物,連同華僑、熱心人士捐贈的文物一起陳列,供師生及各界人士參觀。
林惠祥不僅在學術領域成就斐然,其赤忱熱烈的愛國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也成為後世學者垂範。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林惠祥原定攜帶珍貴的文物和資料舉家移往香港,後因收到第三屆遠東史前學國際大會的邀請,又改道新加坡,避難南洋。他拒絕日本人提供的工作職位,任教南洋華校,在顛沛流離中繼續從事東南亞考古和民族研究。日軍侵佔南洋後,他在生活極其艱苦的境遇下,仍千方百計儲存文物和圖書,始終拒絕外國學者高價收購。南洋抗日救亡工作不斷深入之際,林惠祥領導全校師生積極支援祖國抗戰。1939年,林惠祥響應陳嘉庚先生號召,帶頭將自己任教馬來亞檳城鍾靈中學的第一個月薪水全部捐給馬來亞檳榔嶼華僑籌賑祖國難民大會。他還號召同學和民眾一起捐款,積極參與籌賑活動。他鼓勵學生投身抗日,不僅在學校作抗日形勢報告,揭露日軍侵華暴行,介紹中國軍民抗戰事蹟,還發起“寒衣捐”運動,激發學生的抗日積極性和救國責任感。抗戰勝利後,林惠祥在新加坡參加陳嘉庚主持的有關南洋華僑籌賑會活動資料的整理編輯工作,協助出版相關刊物,還參加了《南僑回憶錄》一書的編輯出版工作。
1947年,重返祖國的林惠祥到廈門大學任教。期間,他因支援、掩護進步學生反對內戰,於1949年被廈門國民黨當局抓捕入獄。
新中國成立後,林惠祥任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並被選為廈門市人大代表、廈門市僑聯副主席,投身社會主義建設。1951年,林惠祥將畢生收藏的幾千件從石器時代到近代的人類學珍貴標本文物和圖書文獻等全部捐給國家,發出倡議並主持建立了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該館於1953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第一所人類學博物館。1956年,82歲高齡的陳嘉庚與老朋友林惠祥一起研究創辦華僑博物院事宜。1957年,林惠祥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