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秀‖民間信仰“混搭”公社符號,各種時光烙印在此交錯重疊

點選線上收聽語音版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在中山市東區三溪村的古舊建築群中,三溪中街40號顯得頗為“混搭”——不同時代的烙印在此交錯,而它在歲月長河中靜靜佇立。這幢老房子原來是“康公真君”廟(俗稱康公廟),後成為村公所的公共建築,是村中長老們議事和舉辦集體活動之處。

張遠秀‖民間信仰“混搭”公社符號,各種時光烙印在此交錯重疊

丨革命者的駐紮地丨

康公真君,據傳是漢代之帥李烈,因驍勇善戰、保國有功,受封成為康公,世人感謝其保國有功,建廟供奉他,也祈求康公能保佑平安。康公(王)廟遍佈我國大江南北,在珠三角及澳門一帶,供奉康公真君的民間信仰歷史較為悠久,在廣州花都水口村、順德均安、珠海南屏、澳門十月初五街均建有康公廟。三溪村康公廟建於清末,曾是村裡的地標性建築。

作為中山本土祠堂文化的重要實物遺存,三溪村康公廟至今存留著各個時代的痕跡。雖然它的牆體壁畫有些破損,但從現存的橫樑木雕、青磚灰雕中仍能看得出曾經的精美,屋瓦排列井然完好。康公廟結構為兩進三間,分頭門、正堂、拜亭、天井。木雕樑架、墀頭、封簷板等裝飾豐富精美。天井處設有拜亭,博古樑架。建築整體格局完備,結構裝飾體現典型廣府地區建築特色。

在1940年前後,三溪村曾經是抗日遊擊區。當時日軍從唐家、大涌、金鐘、疊石直撲石岐。國民黨中山縣政府聞風而逃,石岐淪陷。五桂山游擊隊大隊長歐初行經三溪村,覺得這裡的地勢適合駐紮,於是帶領游擊隊員們在村裡駐紮,“抗日戰爭期間,歐初會將重要公告貼在康公廟門前,這樣全村的人都可以看到。”年逾八旬的三溪村民羅慶文指著廟前的一面牆柱回憶道。這座面積不大的祖廟在歷史戰爭中,為中山人的保家衛國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破除迷信活動的開展,許多廟宇被拆除,有的被改建為學校、倉庫以及辦公場所。1966年左右,康公廟內的神像被搬走,小廟也改為三溪村生產大隊隊址。村裡有重大事情要商議時,大家也是到這裡聚集開會。康公廟正門牆壁上還保留有“毛主席萬歲”和“忠”字樣。兩側的牆壁上遺留著“三溪大隊計劃生育安排表”和“大隊青年晚婚安排表”。

張遠秀‖民間信仰“混搭”公社符號,各種時光烙印在此交錯重疊
張遠秀‖民間信仰“混搭”公社符號,各種時光烙印在此交錯重疊

生產隊這一人民公社時期最基本的集體組織已消失三十多年, 刻畫在牆上的時代印記猶如散落在星辰瀚海里閃光的碎片,在這裡展現。

丨村民的樂土丨

羅慶文回憶說,逢年過節、康公誕,康公廟內就熱鬧非常,村民都要在廟前“耍菩薩”:敲鑼打鼓,舞龍、醒獅放炮,玩飄色……“最隆重的活動是在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勝利後,大家心裡高興,連續幾天在康公廟前敲鑼打鼓,舉辦大型慶祝活動,歡欣喜慶。”此外,供奉康公像時點起的油燈長亮不熄,還有專門的“燒香公”早晚到廟焚香敬奉。淳樸的村民以此寄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在三溪村,當地人流傳有不吃鴨子的習俗。傳說這是因為在一次戰鬥中,康公的軍隊戰敗,從一條泥濘小道上撤退,留下不少馬蹄印,這會給敵軍提供追蹤線索。所幸此時,一位農夫正好趕著一群鴨子路過,把泥路上的馬蹄印踩亂了,讓康公得以甩掉敵人,安全轉移。康公認為是鴨子救了他一命。從此,康公不再殺鴨子或吃鴨子,到後來,凡是有供奉康公的地方,當地鄉民都有不吃鴨子的習慣,以示對康公的尊敬。

張遠秀‖民間信仰“混搭”公社符號,各種時光烙印在此交錯重疊

據村民回憶,過去,廟前有大樹和大片空地,是人們乘涼避暑的悠閒地,也是舉辦集體活動的好地方。凡經歷過這段時光的村民提起往事,都流露出對鄉愁樂土的懷念。

“過去,村裡有集體經營的公償田,田地的收益會用在掃墓、祭祀、修祠等集體事項,每逢端午、春節、清明等重要節日,每家每戶還可以領到一份燒豬肉。集體經費中還設有訂閱報刊的支出,報刊閱覽點就設在康公廟裡,它是村民記憶中的書屋。”追憶起跟康公廟有關的往事,羅慶文面露微笑,彷彿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代。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圖+3/米朵

◆編輯:廖薇

◆二審:張鵬

◆三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34 字。

轉載請註明: 張遠秀‖民間信仰“混搭”公社符號,各種時光烙印在此交錯重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