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遊客在灤州古城內吃飯。自2012年開城接待遊客以來,灤州古城景區現已進駐商家700餘家,旅遊業持續火爆,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曾經衰落的灤州老城區如今煥發新生,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消費升級”這個詞已經說了很多年,如今我國的消費究竟升級到什麼程度了?未來還要從哪些方面繼續升級?在國新辦8月23日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介紹。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據王文濤介紹,2012-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6萬億增長到39.2萬億,大概年均增長8.4%。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從結構看,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和生活品質有了很大提升,比如每百戶居民擁有彩電121臺、冰箱102臺、手機254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升級步伐不斷地加快,服務消費、新型消費比如數字、文化、旅遊、健康等,各種消費熱點層出不窮,很多不同的場景在創新。
下一步,商務部要如何順應消費形勢?
王文濤表示,將從三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傳統消費還有很大潛力,家電、傢俱、汽車、餐飲屬於消費的“四大金剛”,佔社零總額的1/4左右。比如,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特別是擴大二手車流通,促進梯次消費、迴圈消費。汽車保有量到一定程度以後,二手車的市場就開始放量,這也是國際上汽車消費的一個規律問題,二手市場也是今後一個很大的市場。此外,還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家電傢俱迴圈利用、以舊換新。支援餐飲業創新經營模式,提升服務質量,使餐飲消費進一步擴大。還有老字號的傳承創新、品牌消費,包括年輕人很關注的“國潮消費”。
演員在洛陽龍門石窟景區禮佛臺演繹《魏孝文帝禮佛圖》(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二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新冠疫情催生了網上消費為主的新型消費模式,包括智慧商店、無接觸配送、到家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同時,鼓勵傳統的流通企業能夠打造一些新的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消費場景。比如,在北京有一些特色街區和網紅打卡點,這些都是新的增長點,而且充滿活力。
三是搭建消費升級平臺。透過消費平臺的創新發展,以“點線面”的結合,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培育建設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五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高質量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發展特色商圈和特色街區。下一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結合消費的特點,採取一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消費政策措施,推動以“以節興市、以節興商、以節聚勢”,更好地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順應潮流來推動消費結構提升、能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