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繪畫語言

畢加索的繪畫語言

畢加索作品《窗前的桌子》。
資料圖片

如果說繪畫是一種語言,那麼畫面呈現的形式和色彩則是畫家內心的寫照。西班牙畫家、雕塑家畢加索在繪畫藝術道路上,經歷過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等多個創作階段,不同時期的畫作反映著畫家不同的心境。在創作著名立體主義畫作《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之前,畢加索的風格曾經截然不同。

在畢加索繪畫創作初期,他的畫作沉浸在憂鬱的藍色裡。這個時期,他的畫作以藍綠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或淺藍、或粉藍、或深藍、或湛藍,這些以藍色為基調的色彩,賦予畫作憂鬱的情調,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藍色時期”。之所以呈現這樣的創作特點,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畢加索隻身前往巴黎,孤獨無依;另一方面,畫友卡洛斯·卡薩吉瑪斯的離世,給他心裡蒙上了一層化不開的陰翳。

1900年末,剛到巴黎的畢加索住進了位於克里希大街的寓所。房間不大,畢加索的生活起居和繪畫創作都在其中進行,而他的靈感卻並未因此受到束縛。《藍室》《生活》《藍色自畫像》等畫作均誕生在這間屋子裡。這些作品以藍色為背景,以藍色作輪廓,線條和色塊也都以藍色為主。他認為,藍色是“顏色中的顏色”。這段時間,畢加索處在人生低潮期,他的心中彷彿有一團幽邃沉寂、閃著藍光的火焰,憂鬱的情緒充斥了他的生活,也主宰了他的創作。

《藍室》描繪的就是當時畢加索居住的寓所裡的場景。牆壁、浴盆及牆上的裝飾畫都是藍色的,唯有後方那扇緊閉的窗戶透出一抹白晝的亮色。這抹亮色似憂鬱中的希望,可見,畢加索的內心一直滿懷希望。後來人們發現,畢加索這幅畫中還隱藏著另一幅畫作,畫上是一名系領巾的男子,戴著3枚戒指,筆觸完全不同。這幅畫中畫,至今依然是個謎。

1903年,冬日的巴黎寒氣逼人,輾轉到這裡的畢加索連取暖的錢都沒有了。為了抵禦夜間的寒冷,畢加索不得不燒畫取暖。熊熊火焰吞噬了他的素描和水彩畫,也吞噬了他的自信。他陷入了沉思,自己的作品到底有沒有價值?自己的繪畫之路還能不能走下去?就在這些日子裡,他專注於描繪普通人的生活,畫出了《熨燙衣服的女人》《盲人的早餐》等作品。《熨燙衣服的女人》描繪的是一位勞動婦女熨燙衣服的情景,畫面色調昏暗,線條多是向下走,無論是她的手臂線條還是向下望的眼神,都是整體向下流動著。《盲人的早餐》描繪了一位盲人坐在桌前,眼窩深陷,雙目無神,枯瘦如柴的手摩挲著桌上的水壺和麵包。這兩幅畫的共同點體現在畫面給人的冷峻、頹廢和悲傷感。人物的手臂細長、纖弱、乏力,身形清瘦單薄,讓人不禁感嘆生活的艱辛。

畢加索的這些創作與他當時的際遇是分不開的。他承受著失去好友的痛苦,目睹了小人物生活的艱辛與困窘。因此,這一時期,他作品的主角大多是形象消瘦、目光呆滯的勞苦大眾。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他的作品開始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避開光感的畫面把人物整合起來,沉重流動的線條給人以不真實的、虛擬世界的印象,又具有情感的重量。這種富於表現力的線條,是畫家從觀察人的動作和姿勢中得到的。這一時期,畢加索關注現實生活,置身於普通民眾之中,他筆下的藍色是貧窮的象徵,既有憂鬱的特質,又有藝術的成分,正契合他當時的心境。

1904年,23歲的畢加索愛上了年輕模特費爾南德·奧利維爾。儘管生活依然清貧,但在愛情的滋潤下,畢加索的畫風逐漸明快起來,柔和的粉紅色調逐漸滲透到他的畫布上,他的繪畫進入了玫瑰時期。主色調由藍色轉換為溫馨的粉紅色、鮮明樂觀的橘紅色。人物形象的選擇也逐漸多樣化,馬戲團的人、雜技演員等都開始出現在他的畫作上。

1904年被認為是畢加索從藍色時期向玫瑰時期的過渡期。他延續了藍色時期採用的流動筆法,又從後印象派中汲取了簡潔筆法,進而形成了玫瑰時期的典型繪畫風格。直到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雕刻藝術影響,又結識了野獸派畫家馬蒂斯,他開始將原始、粗獷的元素風格融入自己的藝術創作中。這一年,畢加索為美國作家斯坦因所作的《斯坦因畫像》,成為他從玫瑰時期躍入立體主義時期的跳板。1907年,他創作了油畫《亞威農少女》,成為他立體主義風格的里程碑。從這幅畫開始,他試圖將物體重新組合,顛覆人們對事物的傳統印象。我們熟悉的畢加索逐漸清晰起來。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9日 07 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30 字。

轉載請註明: 畢加索的繪畫語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