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做計劃的時候,布魯日和根特讓我好一陣糾結,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中世紀小鎮,是不是去一個就可以了?但網上去過的人評價眾說紛紜,到底應該如何選?最後一咬牙,決定都不捨了,兩個都去,畢竟一個被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小鎮,而另一個是16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君王——查理五世的出生地。
從安特衛普中央火車站上車,發現比利時的站臺完全不需要檢票,但車上經常會有查票的,這和需要進站刷票、車上沒查票的荷蘭完全相反。而且手機App上顯示的乘坐站臺和列車實際停靠的站臺經常不一致,這種情況我們在荷蘭時從未出現過,看來比利時人比荷蘭人要隨意得多。
安特衛普到根特火車只需不到1小時,窗外的景色倒是和荷蘭很像,一馬平川的綠草地上散落著慵懶的奶牛們。
根特有兩個火車站,城東北的Dampoort火車站(Gent-Dampoort)和城西南的聖彼得火車站(Gent Sint Pieters)。原本我們要從Dampoort站下,這樣用時更短,離住的地方也近,然而沒想到的是,到站準備下車時,我們發現所在的車門前居然沒有站臺(我們當時坐在最後一節車廂,因為車站小、站臺短,最後一節車廂停不到站臺內),所以門無法開啟。就在我們往前面的車廂趕時,列車已經又啟動了,好在很快就到了聖彼得站。
幸好我們又往前面的車廂走了走,否則又會面臨車廂停不到站臺內,下不了車的局面。
還好依舊還是根特,而不是到了其它地方還要再坐回去。比利時不愧是漫畫迷的朝聖地,連很多火車的車身上也滿是漫畫塗鴉。出站時發現沒有電梯,要抬著重重的箱子下樓梯,比利時的交通設施比荷蘭還是差了很大一截。
不過來到酒店的一刻是欣喜的,我們預定的是一間由修道院改建而成的酒店,酒店不僅有著漂亮的建築和修道院般的肅穆神聖,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還有著令人叫絕的創意,比如放大仔細看下面這幅修女畫,你一定會驚讚得目瞪口呆。
有意思的酒店一掃火車站的鬱悶,也讓我們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期待,放下行李,開始我們的根特(Gent)之旅。
跟著導航步行沒多遠,眼前就是一幅如油畫般的中世紀美景,石頭原色的聖米歇爾橋(St Michael's Bridge)靜靜坐落在水光粼粼的萊厄河(Leie)上,兩旁尖塔拱窗的建築和遠處古老的伯爵城堡讓時光彷彿逆轉到了幾百年前。1500年,擁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尼德蘭君主、德意志國王、西班牙國王等一系列王銜的查理五世就降生在了這裡。
聖米歇爾橋名字的由來是橋西南角的這座聖米歇爾教堂(St Michael's Church),這座新哥特式教堂始建於1440年,不過因各自原因到了1825年才算封頂。1662年的時候,它被計劃要修建一個134米、超過所有建築的鐘樓,但是因為資金缺乏一直被擱置,最後本該成為輝煌紀念碑似的鐘樓成了只有24米的平頂。不過幸運的是,人們後來發現橋邊的地基並不牢,根本無法承受那麼高鐘樓的重量,如果真建了,恐怕現在又多了一座比薩斜塔。
往巷子裡看,感覺和安特衛普有點像,大部分建築都是灰白色的,好像一幅不需色彩、只有深淺和陰影的素描畫。
不過明顯根特是一座旅遊城市,不管是麵包店,還是巧克力店,都極其誘人,根特自己的城市手冊上也說自己的城市擁有很多米其林廚師,而且是歐洲著名的“素食之都”。
站在聖米歇爾橋上向東看,那是在根特不容錯過的畫面:古老又壯觀的聖尼古拉教堂、根特鐘樓和聖巴夫大教堂排成了一串,高高的三塔同框的美景是根特絕對的驕傲。它們從中世紀到現在,一直佔據著根特的天際線,各自又有各自的故事,我們一會兒會去一一探索。
聖米歇爾橋以北的萊厄河兩岸坐滿了悠閒的遊客,這裡是根特的心臟,也是如今比利時最美的風景之一,人們親切地稱之為作香草河岸(Graslei)和穀物河岸(Korenlei),但其實準確的叫法應該是草碼頭和穀物碼頭。
早在630年的時候,凱爾特人住在這片斯海爾德河(Scheldt)與萊厄河(Leie)交匯的地方,根特(Gent)的名字也源於凱爾特語Ganda,意為“交匯”。中世紀的時候,這裡的沼澤地貌根本不適合發展農業,但卻是養羊的好地方,沒想到羊毛產業倒是讓根特成為了僅次於巴黎、全歐洲第二的重要城市。
11世紀開始,隨著碼頭的增多,這裡逐漸成為了繁忙的貿易中心,因為昔日的佛蘭德斯伯爵住在這裡,所以當時根特擁有大宗穀物交易權,所有到佛蘭德斯的糧食都必須要經過這個內陸港口,而且還要留下四分之一,所以當時的草碼頭、穀物碼頭和旁邊的穀物廣場(Korenmarkt)成了佛蘭德斯的糧食交易中心,根特也成了佛蘭德斯,乃至低地地區最富有的城市。
河岸兩側是當時各行業的行會,很多建築都是當時的老建築,包括建於1200年、有著世界上最古老階梯式山牆的穀物倉庫(Korenstapelhuis),不過如今都是商店或者餐廳了。
作為額外的獎勵,兩個碼頭都有水手行會。自由水手行會的水手們可以從斯海爾德河和萊厄河免費進入根特的內陸港口,並做自己的生意;而非自由水手行會的水手們要被強迫在城市的邊緣轉移他們的貨物到“免費的”船上,才能進港。
直到14世紀之前,根特的財富都集中在40個商人家族的手裡,不過他們並不喜歡他們的君主佛蘭德斯伯爵,也就是查理五世,堅決反對他強行徵稅,並想要更多的特權。1539年,布商雅各布·範·阿特維爾德(Jacob van Artevel)領導了根特起義,不過起義最終被鎮壓,查理五世一怒之下也取消了根特享有的所有特權,加之後來河道被淤泥堵住,根特逐漸失去了它在歐洲的領先地位,開始了一段艱難的時期。
直到18世紀的工業革命,企業家裡溫·鮑文斯(Lieven Bauwens)從英國走私運來了紡織機,使根特成了歐洲大陸上第一個工業化城市,成了歐洲大陸的“曼徹斯特”,這座城市才終於也恢復了昔日的繁榮。
下一篇我們去看看守護商人和水手的聖尼古拉教堂。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