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難的問題,全世界大城市的青年都有同感,但在油管上,有一個叫“집꾸미기(家居裝飾)”的博主收集了上百個小戶型家居設計,讓無數人看到了家的曙光。
改造前,19㎡的單間只能叫“暫居地”。
改造後,“黑色控”屋主喜提專屬新居。
家裡終於出現了辦公區,休息、會客、工作的空間也互不干擾,經歷過居家辦公的人看了都說好。
由於分享的改造大多是33㎡以下的單間,室內本身沒自帶隔斷,生活空間交融,一個搞不好就會變成傢俱大雜燴。
所以有些技巧對毫無思路的單間屋主來說,有著很高的借鑑度。
如果屋主本人是宅家且久坐不動的型別,可以選擇低架床。
行李很多的屋主,則建議首選雙層床、儲物床或床底可以塞箱子的普通架子床。
如果房間過於小,可以再加上推拉床上書桌,一次性完成工作桌、飯桌、梳妝檯三項功能。
選完床型,該定床的擺放位置。
一般來說,如果除去廚房、洗漱間、衣櫃(有些公寓自帶嵌入式櫃子)之後,剩下一個正方形空間,那麼床的擺放就沒有任何約束。
但如果剩下的是矩形,則要考慮過道的空位。
所以建議是要麼往最裡面塞,若剩下一點小空位還可以放個架子,當“邊桌”用。
曝光的大量物品會擾亂視線,並且會讓整個房間看起來更亂。
還不如用一些簡單、同色系的擺件做個隔斷,看起來更利落。
涉及到床與隔斷這兩點的室內設計,最容易製造家居亮點,也因此這類影片基本都很有人氣。
像其中的26㎡的程式設計師之家,房型狹長,從廚房進門,整個空間一目瞭然。
屋主希望有一張大床,可以在家裡看電影,偶爾還能邀請朋友過來聚會。
但矩形空間擺大床最麻煩,要麼可能失去過道,要麼找不到能夠投影的大白牆。
最終的解決方法是讓床直接面對窗戶,用白色暗卷百葉窗代替原有的窗簾,這樣投影也有了螢幕。
選擇可以拉開抽屜的收納床,增加整屋的儲存空間。床頭的遮擋,也在視覺上將前後空間分離開來。
小單間要想寢室、起居室面面俱到,就得講究“加工設計”。
除了床板,設計師也運用了地毯+深色調傢俱家電,將生活區分割出來。
浴室門上掛了儲物架,可以收納備用的洗漱用品。
感受一下夜晚熄掉頂燈後的觀感。
看完男生看女生,這個19㎡的電梯房也讓人印象深刻,鄰居大媽們看到剛裝完的樣子全都圍過來誇得停不下嘴。
這是一位上班族小姐姐剛買不久的二手房,改造前是隻有一個窗戶的老公寓,看起來又小又亂又暗。
改造完之後,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房子分成了三個區域。
更整潔明亮不說,甚至出現了一個復古的私人空間。
從玄關開始,門上的舊裝飾被清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磁性雨傘收納架。
原來的席簾,則用來遮蓋醜醜的家庭電箱。
鞋子被藏在牆與冰箱之間的縫隙,設計師利用可移動的小眾儲物櫃,製成了一個簡單的鞋櫃。
進門右手邊,原先爆滿的衣架換成一個加大版的窗簾式無門衣架,擋塵擋視線。
臥室對面是廚房。
原版完全是“不收拾的開放式看起來更亂”的典型例子。
所以設計師用了一個黑色柵欄做格擋,不封閉也不佔空間,簡簡單單。
再加一排吸頂燈,增加廚房照明。
固定的低架櫥櫃,被可移動的手推車代替,好處是可以四處跑,完全是一個更便利的“廚房拓展空間”。
終於講到床後的個性化空間啦,這應該是整個屋子最吸睛的地方。這一次,設計師沒用地毯輔助分隔區域,而是用深色花卉牆紙,來營造出不同的空間氛圍。
同色系的大黑色抽屜緩解了儲存空間不足的問題,屋主的首飾,也可以作為家居裝飾品。
最後購入一個可調節顏色的智慧燈泡,就可以提升全屋的氣氛情調。
對比程式設計師那間從頭開始的裝修,這間房子無疑保留了很多原有的傢俱,但煥然一新的感覺一點兒也不比前者少。
家居設計是有關於人的設計,歸根到底,適合自己的改造才是最好的改造。
每個“蝸居空間”都是潛力股,看完這兩個案例的分享,大家是否對自己家也有了佈置新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