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到頤和園賞桂花,是不少市民“十一”假期“打卡”的必選專案。目前,200餘盆金桂、銀桂和丹桂已進入最佳觀賞期,遊客還未走進園內,已在宮牆外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如何讓桂花這位“南國佳人”在北京盛放?珍貴的古桂如何呵護?對此,新京報記者採訪了頤和園延慶花卉研究所的花卉技師邢文龍。
花期調控,讓桂花假日準時開
今年“頤和秋韻”桂花文化展的桂花主要佈置於東宮門、仁壽殿和長廊沿線,遊客可以沿途觀賞以盆栽的形式養護的桂花。
桂花喜歡溼潤溫暖的氣候,多生長於我國南方地區,在北京需要放在盆中養護,並在溫室裡越冬。秋季是桂花開花最盛的時節,但9、10月份的氣候並不穩定。“有時候多雨特別冷,有時候又趕上‘秋老虎’特別熱,因此花期也不穩定。”
邢文龍說,此時就需要養護人員對桂花格外上心,透過精準的花期調控,將桂花的最佳觀賞期控制在中秋節、國慶節期間,以便更多的遊客能欣賞到它的風姿。有的年份,中秋節在9月初,和國慶節相差20多天,養護人員要預備兩批桂花,分別調控花期,使遊客無論何時進園,都能香氣盈鼻。
他透露,調控花期的秘訣在於溫度。“秋涼時桂花才開,但8月末的夏夜氣溫已經降了下來,這時候,我們就要注意給桂花‘保暖’,避免它提前開放。”
修剪出適當體量,襯托古建宏偉
金黃色的金桂、銀白色的銀桂、橙紅色的丹桂……桂花小巧可愛,並不起眼,但遊客尋著香味,就能找到它們。除此之外,此次展出的品種還有四季桂和日香桂,顧名思義,它們是一年四季常開花的品種。
桂花是頤和園具有悠久栽培歷史的特色花卉,頤和園從清代起就有盆栽桂花的記錄。此次方形器皿中栽植的桂花,為頤和園養護的百年古桂,它們樹型虯曲蒼勁,具有特殊風姿。邢文龍回憶說,剛開始養古桂時,他的壓力不小。
“所有人都對古桂特別重視,我師父從不讓我碰它們,總是自己親自修剪。等到三、五年後,我逐漸開始摸出門道,才有了修剪古桂的資格。”他說,古桂年歲大,長勢沒有其他桂花旺盛。“如果有一年花勢很旺,對它的自身消耗也大,所以我們養護調理起來需要特別細緻,施肥、澆水和修剪都得恰到好處,否則其長勢一旦衰弱,要恢復2年至3年。”
桂花花量越大,香氣越濃,修剪枝條時,需要養護人員有一雙“慧眼”。邢文龍說,桂花開花主要集中在二年生枝條上,因此要梯次修剪,“不能一下子剪得太狠”。養護人員還能憑經驗判斷出有開花潛力的枝條。“金桂枝條飽滿,花芽肥大,將來花量一定大。但有的銀桂儘管枝條細弱,花芽癟,也有潛力開花,這種枝條一定不能修剪掉。”
臨近“雙節”時,養護人員還要再度進行修剪桂花。“頤和園的古建築特別宏偉,需要體量大的桂花盆栽作為陪襯。但從延慶運往海淀的過程中,超高車輛不能上路。所以我們的修剪既要確保桂花盆栽運輸時符合交通法規,又要確保它的體量可以和古建相得益彰。”
四季呵護,只為半月綻放
從參加工作起,邢文龍就開始養桂花,至今已經18年。近些年來,桂花的養護方法也在與時俱進。“桂花開花香,需要油脂性的肥料。剛上班的時候,帶我的老師傅使用麻渣、豬下水等,自己漚制花肥。”但自制肥多少有點味道,不適合公園展示。後來,養護人員採用折中的方法,前期在延慶養護基地使用有機肥,等到桂花快運到公園展示時,再用上覆合肥料。
桂花花期短,大概只有半個月的時間,但養護人員在四季都要精心打理。“冬天要修剪花枝,春天要適量追肥。夏季,我們把木桶養殖的桂花搬出溫室,為它們換盆換土。病蟲害則是全年都要在防治的。”他坦言,木桶桂花體量大,每年進出溫室4次,養護人員光是搬運裝車的任務量就很大。
在邢文龍看來,桂花與眾不同。其他花卉靠顏值帶給遊客視覺上的衝擊力,而桂花則是“未見其花、先聞其香”,帶給遊客神秘感。花香隨著清風襲來的那一刻,也會給遊客帶來愉悅的感受。
邢文龍一年四季都在養花,很多人覺得他時刻沉浸在花香中。其實桂花最香的時候,已經被運往頤和園供遊客觀賞。國慶假期裡,邢文龍和他的桂花養護小組仍然在延慶的花卉大棚裡,照料其他的花卉。他說,遊客的喜歡,是對他工作最好的肯定。
新京報記者 張璐
見習編輯 劉茜賢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