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觀古今看世界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王母宮石窟在涇河與汭河交匯處,門頭不大,也不起眼,而且掛著文物管理所的牌子,這基本上和“遊人止步”的意思差不多。很多觀光客逛完王母宮,下山回到停車場看到這個牌子,直接走人了。然而我還是不甘心,畢竟石窟在涇川藝術文物價值比新造景觀更有看頭。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平涼很多明清建築都沒有熬到21世紀,可是仍保留了一大批北魏造的石窟。這個鮮卑人政權在1500年前用官方力量造了大量石窟,其中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被人們熟知。涇川石窟被冷落,一是因涇川石窟內少有大佛,二是石窟較分散,但林林總總數量不會輸於洛陽。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和敦煌石窟一樣,涇川石窟多是官方+民間供養開鑿而成,僅有兩處石窟曾受官方保護。王母宮石窟最美,質量最好。如今它和平涼考古發掘的一大堆石碑一塊兒在回山下展示,類似涇川博物館性質。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石窟裡供奉佛像,王母宮卻屬神道教系。在北魏,佛道有明顯界限劃分。果然在寺廟裡的碑文上找到線索,初建時這裡被稱作“化政寺”,後來逐漸頹廢,連門頭都找不到。石窟處在涇川三岔路口中心位置,兵荒馬亂的年代,唯有洞窟內的佛像流傳下來。為了不至於荒廢,交由王母宮統一管理。(圖:涇川西王母宮)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化政寺石窟開鑿於北魏永平三年(510),外有四層凌雲飛閣,窟內為回型中心塔柱式結構。看過大同雲岡第六窟的觀眾不難發現兩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事實上,化政寺石窟正是雲崗第六窟的升級版本,匠人、畫師也是同一個製作班底,督建官員也是同一個人——抱嶷。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抱嶷是涇川人,自幼被淨身入宮。公元476年,北魏孝文帝即位,馮太后臨朝聽政。這期間,馮太后剪除異己,培植後黨勢力,抱嶷作為伺候馮太后的身邊人遂成為權傾朝野的太后統治集團中的要員。馮太后篤信佛教,特派大長秋卿王遇、抱嶷等先後負責開鑿雲岡石窟。而後,馮太后去世,抱嶷被孝文帝排擠出權力核心,調回家鄉擔任涇州刺史,賜爵安定公。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抱嶷回到家鄉開鑿了化政寺石窟。從石窟設計到開工,抱嶷利用皇家的審美標準和御用工匠,最終給涇川留下了一組精美佛像雕塑。然而故事講到這兒有了疑問。抱嶷為何要在孝文帝離世十幾年後開鑿石窟?“報馮太后知遇之恩”說法頗為牽強。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根據1923年美國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派遣的考察團在長慶橋至王母宮僅百餘里涇川兩岸發現的512個石窟的規模推測,“推進這一工程僅抱嶷一個人遠遠不夠”。這裡不得不引申另一個說法,即“涇川人,胡太后大力佈施建造佛窟”。也只有胡太后的權力和影響力才能發起如此大規模像一場運動一般的工程。公元510年是胡太后風頭正勁的時候,抱嶷在這一年攀上了這位同鄉太后。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北魏宣武帝(499~515年在位)時,京城裡有位精通佛學的尼姑,借經常出入皇宮講經說法之機,不失時機地誇讚自己的侄女國色天香,從而使其順利進入宣武帝后宮。胡充華幼年受到良好教育,成年時入佛寺為尼,在佛寺精研佛法,深通佛經義理。她入宮講道時其秀麗優美的姿容、清純伶俐的口才深深打動了宣武帝,於是宣武帝封其為世婦,隨侍左右。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當時因北魏有“子立母死”制度,皇后、嬪妃想盡辦法避孕墮胎,但胡充華反而寧死也要為宣武帝生子。後果然生了皇子,延昌四年(515年),胡充華所生之子元詡被立為太子,遵照舊制,胡充華應該被處死,但宣武帝深愛充華,斷然廢止了這一野蠻成法。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熙平元年(516),宣武帝去世,6歲元詡繼位,胡充華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掌握了北魏最高權力。接著,胡太后開始大肆崇佛,不惜耗巨資廣建寺院、開鑿石窟,規模稱得上是歷代之最。洛陽伊闕山、龍門山建造石窟前後用工達80多萬個,在皇宮旁修建僧房多達千間的永寧寺,其中一座浮屠塔高大宏麗,距離洛陽城百里之外都能看見……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涇川既然有這樣一位崇佛太后,對老家佛寺的佈施自然也少不了,“鑿石窟供佛”成為一股社會風氣絕非偶然。公元509年,涇川沙門叛亂,北魏出動軍隊平叛,上萬僧人命喪黃泉,涇川一時間淪為人間地獄。胡太后深信佛法能減輕罪孽,那麼作為祭奠和撫慰亡魂,建造那麼多石窟寺院的現象也不足為奇了。(圖:涇河、汭河交匯)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33 字。

轉載請註明: 王母宮石窟雲岡石窟升級版,背後又有一位太后臨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