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2年9月20日
中外參展企業匯聚中國-亞歐博覽會
9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人們在瞭解產自新疆尼勒克縣的冷水魚產品。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及圖書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32個國家(地區)的3600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主題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2年9月20日
中外參展企業匯聚中國-亞歐博覽會
9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參觀者在新疆喀什地區展臺前瞭解產品。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及圖書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32個國家(地區)的3600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主題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2年9月20日
中外參展企業匯聚中國-亞歐博覽會
9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參觀者在瞭解展出的風電裝備。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及圖書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32個國家(地區)的3600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主題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2年9月20日
中外參展企業匯聚中國-亞歐博覽會
9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觀眾在哈薩克展位前觀看展品。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及圖書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32個國家(地區)的3600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主題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 郝建偉 攝
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2年9月20日
中外參展企業匯聚中國-亞歐博覽會
9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工作人員為觀眾展示四足機器人。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及圖書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32個國家(地區)的3600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主題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 郝建偉 攝
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2年9月20日
中外參展企業匯聚中國-亞歐博覽會
9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參觀者在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展位拍照。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及圖書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32個國家(地區)的3600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主題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2年9月20日
中外參展企業匯聚中國-亞歐博覽會
9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參觀者在中國聯通展位瞭解“遊新疆”平臺。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及圖書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32個國家(地區)的3600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主題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2年9月20日
中外參展企業匯聚中國-亞歐博覽會
9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參觀者在微創機器人展位瞭解腔鏡手術機器人。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及圖書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32個國家(地區)的3600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主題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