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世界之巔的青藏高原,藍天白雲、雪山草地,雄偉的布達拉宮都讓人無限神往……
但是,高原上低溫、低氧、低壓,還有那強烈的紫外線,又叫不少人望而卻步。中建三局“零海拔屋”讓你在高原上也能擁有平原居住體驗。在房間裡用跑步機鍛鍊,像在家中一樣安枕而臥……這個設想在不久的未來或將成為現實。目前,這種建築模型也亮相2022年服貿會。
一代零海拔屋:“啤酒桶太空艙”
青藏高原佔我國陸地面積1/4以上,資源豐富,擁有漫長的國境線,具有重要經濟國防戰略意義。然而高海拔帶來的低氧、低壓、低溫等問題,嚴重製約區域開發建設。為了克服高原反應,中建三局創新提出了增壓補氧的方式,改善高原居住環境。
2020年12月,在海拔高度4483米的西藏那曲,一個“啤酒桶”艙室順利通過了歷時二十天的考核。完成了各項功能的驗證,在高海拔地區實現了艙內大氣壓力、含氧濃度、溫溼度等關鍵人居指標達到平原地區水平。
針對前期研究試驗艙非標設計、空間小、功能單一、服務人群少等問題,中建三局提出模組化設計的核心理念,透過各模組自由拓展形成空間大、功能齊全。服務更多人群的建築群。
二代零海拔屋:“積木房間”
這個像積木一樣“拼裝”在一起的“盒子”就是中建三局自主研製的高海拔增壓補氧模組化建築群。在海拔3500米的西南高原地區,建築群拼裝與各系統功能聯調圓滿完成,成功實現建築群模組化、超低能耗、智慧控制等關鍵技術應用。
2層18個模組建築面積近400平方米,兼具辦公、居住、會議、運動功能模組主要由標準艙、走廊和過渡區組成各模組可實現平面和立面自由組合。零海拔屋包含空氣加壓、給排水等裝置集成了增壓補氧系統、氣流組織系統和能源管理系統等智慧化系統,屋內設定環境和空氣質量指標監測感測器,透過智慧增壓補氧系統為屋內提供新風,可滿足多人長期使用。
簡潔外觀搭配智慧大腦,零海拔屋的執行控制系統採用“集中監測、分散控制”的架構設計,由一個主站和多個分站組成工業級控制網路。
智慧大腦搭配低碳環保的能源管理系統,充分利用高海拔地域的地理條件,採用光伏儲能分散式綠色能源組織。透過光伏列陣發電實現不間斷供電,利用空壓機餘熱回收技術,實現電力自給自足。
精美外觀、智慧核心、綠色系統多方協調,為高原建設者提供高效保障,打造更美好的高海拔人居環境。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編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