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之中,有著何種神秘?
鳳凰之外 ,還有哪些古鎮?
土司王城裡,上演了什麼樣的故事?
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是否依舊動人……
提到湘西,你會想到什麼?是土匪橫行的羈縻之地,還是趕屍、放蠱和罡仙等充滿原始神秘的恐怖?是沱江邊鳳凰古城的吊腳樓,還是“世上絕景”張家界武陵源?沒錯,湘西的標籤就是這麼豐富而雜亂,甚至矛盾十足,它交織著野蠻與優美,將善與惡雜糅,以令人難以抗拒的魔力和魅力,吸引著走進她的腳步……
我是尋著《邊城》的翠翠去到那裡的,與我同行的還有一本《湘行散記》,有人說,沈從文的筆就是湘西的聲音,所有被現代化洗去的湘西在這本書裡都能找到原型。而當我駐足徜徉在這片多元、複雜、樸野、純美又多情的土地上時,才終於理解沈先生說的那句話——“不是有人常常問到我們如何就會寫小說嗎?倘若許我真真實實地來答覆,我真想說:‘你到湘西去旅行一年就好了。’”
沈從文書裡的邊城不是鳳凰古城?
世人嚮往鳳凰,多半源自沈從文的《邊城》,因為沈老生於鳳凰安於鳳凰,就自然而然地以為《邊城》寫的就是鳳凰,殊不知,這其實是個誤解。邊城在哪裡,書的開頭早有交代:“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由此可見,邊城指的是湖南與重慶和貴州相交接處的花垣縣茶峒鎮(如今已改名作“邊城鎮”),它在鳳凰縣的北部。
不過不必過於糾結邊城的具體地點,書裡的風土人情幾乎都是鳳凰的本土生活。當地官員顯然也知道如何去“張冠李戴”和運作名人效應,於是這個美麗的誤解成就了今日遊客蜂擁的鳳凰古鎮。
“鳳凰旅遊有淡季嗎?”
“有,凌晨四點的時候”
一句玩笑話道出了古城的不盡熱鬧,每年2000萬的客流量不斷地挑戰著這個1700多平方公里小鎮的接待底線。
即使不可避免的商業化,這裡仍能滿足你關於避世桃源和浪漫鄉土的全部想象:古香古色的吊腳樓在沱江兩側延伸至看不到盡頭,悠悠木船在潺潺沱江上劃出水波漣漪;石板鋪就的深街長巷曲徑通幽,即使熙熙攘攘,卻仍有超然世外的安寧;古樸民居緊密地挨在一起,高低錯落,似乎在訴說著久遠的故事,而鳳凰之地的靈氣便沉蘊在這些特色鮮明的歷史建構中……
我在“鳳凰城”牌坊旁的中營街上找到了沈先生的故居,是一個簡單的四合小院,湘西特色濃郁,這裡展有先生的塑像、照片、生平和作品。在這裡,先生度過了他的童年,直到14歲時方離開,他曾在《我所生長的地方》中寫道:“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後,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曾再進去過。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裡,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裡。”
1988年沈先生在北京逝世,四年後,他的骨灰被親人帶回鳳凰,一半撒入沱江中,一半安埋在聽濤山上,在他的墓碑上,當代畫壇奇才黃永玉題寫下這樣的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從2013年開始,鳳凰實行了統一票務改制,要進古城就得收門票,票價148元,包含古城博物館、虹橋風雨樓、崇德堂、萬壽宮等傳統景點的參觀和一次沱江泛舟。不過古城入口的工作人員不會一一檢查每個進入的人,因為古城裡本身有居民住著,而且每天出入的人太多,所以你可以不買票大大方方的進去,但要到門票包含的任何一個景點去,依然需要購買套票,想單獨購買某個景點的門票是不可以的,注意套票的有效期是三天。
湘西不只有鳳凰
“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在抖音上大火,有人說它比鳳凰還要美,有人說原來湘西不只有鳳凰。確實,翻開湘西的地圖你會發現,被沅江、資江、澧水及其支流等水系分隔的土地上,分佈著為數眾多的古鎮,它們多處在河流沿岸和地理位置重要之地,或因商業而盛、或因軍事駐防而起,猶如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湘西的血脈裡。
“白河(酉水)中山水木石最美麗清奇的碼頭,應數王村……夾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傍山作屋,重重疊疊,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壯。”沈從文筆下的王村,就是今日的芙蓉鎮,八十年代末,它因謝晉導演的電影《芙蓉鎮》紅極一時,於是順勢改了名字。
但其實,它原來的名字也大有來頭,“王”,並非姓王,而是指的“土司王”,因為此地是土司王的舊府所在,在遷都老司城之前,土司王朝都是以這裡為中心統轄四省邊區20餘州的。
不管王村的歷史多麼深厚,也抵擋不住它謀求發展而改姓“芙蓉”的決心。今日的芙蓉鎮和鳳凰古鎮一樣充滿旅遊業氣息,但沈先生筆下那“重重疊疊,如堆蒸糕”般的景象仍然沒有改變。
芙蓉鎮不大,一天就能逛完,最大的亮點自然是那“懸流百尺掛珠簾”的瀑布,夏季時水量最為充沛,夜裡還會亮燈,村裡有很多收費的觀景臺,但其實瀑布兩邊也有很多免費的拍照好位置。
離瀑布不遠,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土王行宮,也是不錯的觀瀑布位置。這座簷角高翹、吊腳長垂的明代建築,是歷代彭氏土司避暑的行宮,又稱酉陽宮。如今這裡陳列著的老物件和擺設似乎還在訴說曾經的故事,但要追溯土司王朝的歷史,還是要去土司王城所在之地——永順。
六百年土司王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如其名,這片湖南最具民族氣息的大地上,南、北部很分明地居住著苗族和土家族,其分界就在永順。
今日的永順縣已相當城市化,在縣城以東20公里的靈溪河畔,就坐落著國內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遺址。2015年,永順老司城遺址與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一起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老司城遺址作為風景區正式對外開放。
群山把老司城團團圍繞,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從南宋紹興五年到清雍正二年,這裡就是永順彭氏土司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但自清朝中期改土歸流廢黜土司之後,這裡便慢慢衰敗,如今更像是火燒之後的阿房宮,一片傾頹。
據考古發掘,老司城主要可分為宮殿區、衙署區、司法區、墓葬區、作坊區等八大功能區,分割槽完備、街道完整,而留存的遺址主要有祖師殿、彭氏宗祠、翼南牌坊、土司德政碑、土司地宮和土司墓葬群等。
“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聲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歲月流轉,老司城中的昔日榮光早已落幕,但它留給後人的卻是無盡的財富……
愛上一個地方,就會忍不住想要了解它的一切,但短暫的行程或許能走馬觀燈般掠影湘西的秀美風情,卻無法深諳這片土地的底色與靈性。關於湘西,我還有很多故事要講,囿於篇幅有限,便留待以後慢慢的鋪陳敘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