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閱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所以近期文章估計都會寫這方面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柳如是,柳如是秦淮八豔之一,文采風流無疑是八豔中的首位,且與她發生關係的陳子龍、錢謙益二位皆是當時文壇宗主,明季文壇,無人能抵擋二人。特別是陳子龍承上啟下,振明之衰,啟清之盛,蔚為巨擘。
陳子龍和柳如是的感情應該是真摯而深厚的,在柳如是嫁了錢謙益後,陳子龍依然不能忘懷,而柳如是雖然文采風流,但是社會地位低下,能給陳子龍做妾應是她所願意的。既然感情如此之深,陳子龍當時為何不納柳如是為妾,以至於留下一段讓人喟嘆的遺憾呢?
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陳子龍當時已經娶妻,他的妻子張氏十分優秀,通詩文,工女紅,且很會持家,是一個很正派的人。張氏倒不是那種因為愛吃乾醋而反對陳子龍納妾的人,相反她曾經替陳子龍納了一個良家子,所以張氏反對柳如是的原因不外乎柳如是的身份,她是倡家女,自然不能入正經人家的門。
但是在納妾這方面,當時的妻子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決定權,要是陳子龍非要納柳如是為妾,估計也是沒人能阻擋的。所以柳如是不能成為陳子龍的妾的最主要原因是陳子龍並沒有那麼大的決心。
故陳子龍不願納柳如是為妾我認為是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從陳子龍的生平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很傳統計程車大夫,嚴格地遵守著士大夫的行為標準,雖然他年輕時曾詩酒風流了一段時間,但是該去博取功時就會去,該拋下兒女私情時也很毅然地拋下了。他的詞寫得清雋秀婉,乍一看他的詞必定會認為他是一個晏幾道柳永那樣的人物,沉迷詩酒女人,可是你再去看陳子龍的詩文就會豁然發現,陳子龍並不是晏幾道柳永那樣的人,他的詩文依然是嚴正博雅的,在詩文中抒發自己的理想志氣,一點也不像詞那般溺弱,詞不過是他學前賢那樣,只是偶爾為之,逢場作戲罷了。
這樣的人絕對不會違背士大夫的行為標準讓一個倡家女入自己家門的,他太珍惜羽毛,不允許自己身上有一點的汙痕,這樣的人你可以說自私,但是你不得不承認,正是這樣的一批人才撐起了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的脊樑,正是有這樣的人在,才能有一批人可以整天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正是有這樣的一批人,在明亡時許多無恥文人紛紛折節時,還有一批血性的人抵死撐住,才讓明朝三百年的最後一抹光有了一點壯麗。
柳如是最後的確是嫁給了錢謙益,且錢謙益還是以結縭的方式娶了她,結縭就是娶妻,柳如是是以妻子的身份嫁給錢謙益的,自然要比以妾的身份嫁給陳子龍好。當錢謙益和柳如是在眾人唾棄中回到錢家,柳如是必定是幸福的,這麼多年的掙扎終於有了安穩。的確後面錢謙益對柳如是也極好,她在錢家二十五年沒有受委屈,作為一個女人,這樣就算得上好了。
不過我這篇文章不是寫一個女人的幸福與否,而是寫一個男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是什麼樣的。陳子龍和錢謙益就是極好的例子。陳子龍在面臨是否納柳如是為妾時,他退縮了,但是在清兵肆掠,國破家亡之後,他卻選擇了站出來,扛起了抗清的大旗,最終身死形滅。你不能說陳子龍膽小,因為納一個倡家女的壓力怎麼能比得上國破家亡的壓力呢?陳子龍能扛下國破家亡的壓力,自然也能扛下納倡家女的壓力,所以這關乎選擇。錢謙益娶了柳如是,卻降了清朝,這是順理成章的,當他能違背士大夫的行為準則娶一個倡家女就代表了他並不認同這個行為準則,那麼在義死與降生之間,他必然就會選擇降生。
一個人的選擇看似是偶然隨機的,但是從深層次來看,任何的選擇都是由這個人的品格決定的,他一開始選擇了什麼,他以後面臨選擇時依然會這麼選擇。所以後世在罵錢謙益的人大可不必那麼氣憤,因為錢謙益折節投降之事在娶柳如是的時候就註定了。反之推論,陳子龍以身殉國之事也在他拒絕納柳如是為妾時就已然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