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走吧網推送的第186個與眾不同的旅者故事
本期嘉賓:姜野
姜野,遼寧人,32歲,25歲辭職開始環球騎行,2015年騎行東南亞,2016年騎行絲綢之路,2017年騎行非洲,2018年自制30集旅行片《天生流浪家》在優酷首發,2019年騎行橫穿美國,個人首部遊記《天生流浪家》出版發行。2020年徒步河西走廊和自駕河套地區,並拍攝了80多集的《復古之路》文史類旅行影片。2016年度獲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最佳揹包客”提名。
Q1: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一位騎行5萬多公里,走過30多個國家,至今仍在路上騎行的旅行達人來到《走吧有約》,還是先請姜野給吧粉們做個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姜野,辭職旅行了6年多,走過三大洲30個國家,熱衷於絲綢之路旅行,熱愛探索絲路文化歷史,一次又一次踏上絲綢之路,現在正在準備又一次的騎行新疆之旅。
Q2:您曾是一名美術老師,可以說生活穩定,工作輕鬆,為何會突然要辭去工作,踏上常人難以理解的長途騎行之路?
選擇辭職是因為想騰出更多的時間和更專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當初就是想法很簡單,就是我不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喜歡重複的日子,喜歡運動,喜歡探索,喜歡嘗試,想要把自己的人生過得更精彩一點。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腳踏車,有兩點考慮,一是我喜歡運動,比較喜歡大汗淋漓後的那種痛快。二是腳踏車不快也不慢,可以隨時停下來,可以更好地與路人,當地人,產生聯絡,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走進當地人的生活。
Q3:能否說說2015年辭職以來,都進行了哪些騎行壯舉,騎行走過了哪些地方。
2015年辭職後,我先去了東南亞,從南寧買了輛1300多元的車就出發了,當時我連車胎都不會補,都是路上自學的,先是去了越南,柬埔寨,然後泰國,寮國,最終回到雲南昆明。
2016年又出發了,從河北承德,到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伊朗、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約旦、埃及、卡達、尼泊爾。
2017年又從肯亞,到烏干達、盧安達、坦尚尼亞、尚比亞、奈米比亞,最終到達南非好望角。
2018年在國內旅行,主要一直在製作自己的旅行片,把此前拍的影片做成了一部30集的系列片《天生流浪家》。
2019年從洛杉磯騎行到了紐約,75天橫穿了美國,隨後又到達加拿大多倫多結束。2019年把從亞洲到非洲的旅行日記改編出版了書籍《天生流浪家》,隨後又騎行了新疆的北疆。
2020年5月末從蘭州徒步1000餘公里到達瓜州,沿途造訪了數十處古遺址,12月到達河套地區,自駕造訪了幾十處古遺址,並把這些遺址拍成了影片放到網上和大家分享它們的前世今生。
Q4:騎車和開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開車好歹還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但騎車卻是全天候的經受日曬雨淋,消耗體力,對於常人來說,可能一個星期都難以堅持,是什麼力量讓您堅持了6年還樂此不彼?
很簡單,就是熱愛,因為以前雖然穩定,有錢賺,但不開心,都是別人在讓你幹什麼,你不得不幹,現在是我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自由了很多,也不用看誰臉色,再辛苦也開心,因為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Q5:6年的騎行過程中,那些難忘的經歷恐怕一本書都寫不完,能否說幾件個人最難忘的事情。
在俄羅斯因為現金花光了,人煙稀少,到處取不到現金,所以斷水斷糧,只能喝河水,後來一對俄羅斯大哥幫了忙,請客吃飯喝伏特加,還邀請次日一起去河邊露營野炊,最後和他們一起露營了兩天,他們對我特別照顧,最終還特意開車帶我去取錢,哪怕繞路。
還有在美國的田納西州,中午經過一個小鎮,被一個美國人邀請回家住了兩天,請我吃飯,邀請我看電影,開車帶我去山裡的動物園,離開後還保持著聯絡。
還有一次在約旦沙漠村莊,夜晚在村子裡借地方露營,一群孩子把我帶到了學校,老師們答應可以在學校的教室裡搭帳篷,還準備了晚餐,飯後一起露天聊天喝茶,第二天,天一亮就離開了,為了不讓學生們看到。像這樣的被當地人幫助,照顧這種事太多了,所以世界是美好的,好人也很多。
Q6:騎行的過程中,肯定也會遇到眾多的艱難險阻和困難,途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或危險是什麼?
感覺我一直都還很好運,無論是遭遇沙塵暴,還是龍捲風,都能在關鍵時刻找到讓我借宿的人;穿越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區,看到了長頸鹿斑馬和羚羊,但幸運沒有遇到獅子和鬣狗;還有兩次包丟了,但最後都找回來了;在南非被兩個黑人跟蹤,最後他們又莫名其妙的撤了。
危險雖多,但一路上唯獨讓我時刻不敢放鬆下來的就是交通安全,有些國家的司機很瘋狂,交通安全絲毫馬虎不得,在美國我就有一天差一點被卡車撞到,幸虧司機及時回正了方向。
Q7:雖然騎行所需的經費不多,但也要日常的吃穿住用費用,騎行的經費是如何解決的,一路上如何解決食宿問題?
錢應該算是我最大的障礙吧,為了實現理想,我給電視臺,雜誌社提供過素材,但稿費少得可憐,我還和旅行社的朋友一起做過線路規劃和線下帶隊,還接過不多的商業廣告,當然還有一個好心的大哥友情贊助了一部分,但至今仍然不是很充足。
至於食宿嘛,關於吃的,當地人吃什麼,我就吃什麼,都是路邊攤或者小餐館,有時也自己煮。
關於住宿,哪裡都睡過,寺廟、警察局、醫院、學校、加油站、當地人家、消防隊、牧民家、野外、橋洞下面、美國的公園草坪、野營地、沙發、機場、車站、餐廳,甚至還睡過廁所和馬糞堆旁。當然有時也會睡旅館,青年旅舍。
Q8:無論採取何種方式旅行都要計劃路線,這麼長時間長距離的騎行,一般是如何設計路線的?
規劃路線我很簡單,聽從內心,首先要清楚自己想去哪,我不是一個隨大流的人,我至今沒去過西藏,是因為我有我喜歡的地方,比如我想去新疆,然後大概的方向就有了。其次沿途經過的省份,大城市,重要地點自己也明瞭,最後把他們連起來就是路線,至於實際操作時,每一天精確的方位,那就不用考慮了,總之不會偏離大方向很多就可以。
其實只要出發了,就一切隨心,想去哪就去哪,自己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人云亦云,人往亦往,獨立思考很重要,也不用把每一天都規劃的完完整整,那將失去很多未知的樂趣。
Q9:相信這幾年的騎行生活值得您驕傲一輩子,能否聊聊在路上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收穫我自認為分兩個層面,一是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吃了以前從未吃到的食物,看了美景,增長了見識,瞭解了別人是如何生活的。
二是對自己的人生,理想,甚至整個社會的思考。以前只是覺得想出去看看,想自由自在的,不想被束縛,現在思考和努力更多的是怎麼樣把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傳遞給更多人,寫書拍影片都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所以我想繼續寫下去,拍下去,讓大家也瞭解這個世界,也給這個時代留下點什麼,這是我未來努力的目標。這就是旅行帶給我的思考和收穫。
Q10:您還出了書籍以及優酷同名30集旅行片《天生流浪家》,能否介紹一下這些書籍和影像。
書和旅行片都是記錄了從亞洲到非洲的整個歷程,無論是書還是旅行片都十分客觀的在記錄,書的內容有刪減,因為字數篇幅的限制,但有內心活動的描述和事後的感悟。
旅行片比較完整,但限於技術和資金的限制,只能做到我能力內的最好水平。不管是書還是旅行片都是在路上每天的真實記錄,並非回家後回憶整理。
Q11:非常感謝不同凡響的騎行者姜野接受《走吧有約》的訪談,相信會有更多的吧粉關注仍騎行在路上的您,最後還是請您給吧粉們說幾句吧。
近年來隨著網路媒體的發展,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勇於走出去,背起行囊開始了各自的旅行,無論去哪裡,怎麼去,都不要忘記了出發的初衷,我們為什麼要旅行?
不要迷失了自我,堅持自己,努力做到最好,旅行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一個媒介,一種方式,拋開旅行,是否收穫了更多,於己於人,於社會於國家,我們的努力還遠遠不夠,一起努力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走吧有約·初哥說
大家好!
我是走吧網聯合創始人好夢成真
一個人
一輛腳踏車
30多個國家
5萬多公里
他是姜野
不是一般的“野”
是“野”在路上的
天生流浪家
......
他很貧窮
為了盤纏絞盡腦汁
他又很富有
擁有常人難以想象的經歷
他笑著出發
笑著騎行
笑著迎接風雨
笑著
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的不同